但这并不影响大众在出现假货问题,首要被责备的是平台。
二手车也是如此,价格虚高,或者故意隐瞒车况问题,最大的受益者是卖家。二手车平台提供的只是撮合交易的中介服务,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一旦购买的车辆出现车况问题,将面临大额的赔偿,还要被各路舆论大肆宣传,二手车平台无论在经济利益还是品牌形象上都没有故意隐瞒车况的动力。
但是,现行监管对卖家行为极少有约束,往往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宰到买家了,卖家等于“赚到了”,却不承担什么责任,更谈不上欺诈。
在二手车这个复杂的“柠檬市场”,平台与买家一样都是不良卖家的受害者。
2、“过度维权”侵害平台利益
由于行业快速发展而相关政策法规却相对滞后,责任界定模糊,有不良卖家“悄摸摸”发财,也有不良买家凭借维权漫天要价。
在“弱者有理”的舆论时代,平台VS个人,原本买家就占据绝对的舆论优势,拥有事先被约定的“道德制高点”。
一旦出现没有法律、法规作为统一可执行与参照标准的情况,一方面我们确实能看到不少买家维权难,毕竟因为缺乏标准,平台天然要做出对自身有利的条款解释,这无可厚非;而另一方面,过度维权的现象也不容忽视,有医闹、房闹层出不穷,就有买家在模糊规则的前提下“把事情闹大”,平台为息事宁人赔钱了事。
维权,对消费者与平台都造成了困扰。
3、行业亟待监督机制+评价标准+惩罚机制三位一体
结合前文,权威的监督惩罚机制、标准不完善成为阻碍二手车行业发展的直接问题,一些层面国外已有成熟度经验借鉴:
A、事前:买卖信用监督机制
交易发生前,尽量全面了解信息,不让有风险的交易提上日程。
80年代,日本几大行业协会在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检测体系和交易制度,保证二手车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例如,车辆的车检和修理历史记录都必须有据可查,且卖家在转让汽车时必须如实填写车辆基本信息和里程数,事故车必须特别注明,一旦车主或二手车商改里程数,或者隐瞒,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而美国甚至有专门供消费者查询汽车历史信息的专业服务公司,行驶里程记录、维修记录、保养记录等信息都能与车辆唯一对应(来自主机厂、交通、消防、金融等各种部门),消费者支付费用即可获得历史报告。
美、日的做法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卖家通过隐瞒车辆实情来获取不当利益的问题,而当前中国市场上缺乏这样的监督机制,重要信息都未有获取渠道,难以做到公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