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下面的一个水平浏览线要短于上面的一条,而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很多眼动仪图片却是下面的水平浏览线要长于上面的一个?
而进一步的研究也发现,当考虑到网页丰富的内容元素,比如图片时,F型浏览很容易就被打破。如图,你能看到一个典型的F吗?
图2:图片因素对F型浏览的影响
那么,研究人员又来补充F型浏览了,他们说,当有了图片元素影响后,用户的浏览行为发生了改变,不再呈现F型浏览,而是出现了一个E字:
我想,再这么推下去,还是避免不了漏洞百出,E出来了,F出来了,将来还会有L,I,C,Z……
还是早早透过现象去分析本质,让我们早点接触F型浏览背后的原因更好。
F型浏览背后的研究以及眼动仪确实能够帮助我们发现一些问题,但是F型浏览的理论在很多场合下显得不是很靠谱。不要被F型浏览忽悠,主要是要警惕那些片面理解F型浏览的拿来主义者、理论主义者(F型浏览的英文原文值得好好阅读并思考)。
我认为,F型或者是E型浏览方式,绝对不是无意识的“不由自主”的行为,而是网站内容、设计,用户需求和用户习惯多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
- 用户的习惯:从左向右,从上到下,这也是传统阅读习惯在网络上的延伸。
- 互联网用户的阅读习惯:有些像我们阅读黄页或者产品目录的方式:快速扫描的方式,捕捉关键点,读短句子,忽视长篇大论——这些是可以有定论的。
- 用户的需求:这种习惯是如何养成的?我想是因为互联网用户心中有个需求:寻找某个东西。这个东西可能是具体的,比如搜索某个产品。也可能是模糊的,比如浏览新闻网站,我们是想扫描一下看看有没有“激发兴趣”的关键词。当发现这些“关键词”后,我们会阅读更多的辅助信息以帮助决断:这究竟是不是我要找的东西,当发现是的时候,会产生到详情页面的点击,当然发现不是的话,就会继续向下阅读,继续又一次循环。
- 用户的耐心是有限度的,所以随着扫描的进行,页面长度的拉伸,他们若找不到太多兴趣点,兴趣自然会逐渐消减,因此就可能形成了所谓的F型或者金三角热区。
用户在浏览的时候,大脑里出现了三个词语:也许是,是,否。
当词语是“也许是”的时候,用户水平浏览以获取更多信息,当答案是否时,用户放弃水平浏览,下移阅读下一段或者下一个搜索条目。当答案是是时,一般会产生一个点击。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