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高额补贴。瑞幸咖啡的补贴模式有“第一杯免费”、“买2赠1”、“买5赠5”、“3.8折品尝大师咖啡”、“免费送好友咖啡各自的一杯”等等,这些活动大都还在持续中。瑞幸咖啡补贴力度如此之强,不亏损也难。
三是花重金做营销。瑞幸咖啡不仅邀请了世界著名咖啡师和两位知名的中国明星为其代言;还烧钱做大量的线上线下广告,如电梯广告、微信LBS广告等。
对于以上瑞幸咖啡烧钱的做法,业界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在做大布局很合理;也有人觉得瑞幸咖啡太过大手大脚,不知得卖多少咖啡才能把那些亏掉的钱赚回来。的确,瑞幸咖啡的做法有一定的道理:用户习惯可以培养,有流量有市场就不怕没钱赚。
铁了心继续烧钱模式:当心引火烧身
急于IPO,说明瑞幸将继续寻求资金走烧钱扩张模式。但是咖啡市场和网约车市场、外卖市场终究是不一样的,简单的模式套用,很容易引起“水土不服”。
表面上看,咖啡市场竞争环境温和,与众不同且又很略显强势的形象让瑞幸咖啡轻轻松松年少成名。但是竞争环境的“温和”不等于“友好”,1年亏16个亿的瑞幸咖啡面临的挑战依然艰巨。
一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偏向养生,喜欢饮茶。国人好饮茶不但是因为喝茶是我国的传统饮食文化,还因为茶有排毒、养颜等功能。而咖啡在中国人眼里却有“兴奋剂”、“不健康”等标签,这就意味着在中国很难培养出像美国、日本等国家一样几乎天天喝咖啡的用户习惯。相比于咖啡,人们可能更愿意喝奶茶,这也是为何网红茶饮能火了一个又一个。
二是咖啡单品价格较高,国人还不能随心消费。虽然中国人均收入提升,可支配收入增加,但是人们的生活负担也越来越重。能够每天额外支付一杯20+元的咖啡的人群,并不在多数。目前瑞幸咖啡销售杯量喜人,很可能只是巨额补贴下的假象。一旦补贴取消,热度退却,瑞幸咖啡杯量或许就会遭遇下跌。
三是外卖虽好,但用户的体验感却大打折扣。一方面,由于配送有时间差,咖啡口感会变差。
比如像含奶量较高的卡布奇诺,就很容易变味。另一方面,缺乏场景和服务等附加价值。人们之所以愿意花几十块钱喝一杯咖啡,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咖啡有多好喝,而是因为能够在优雅的咖啡馆中感受那种独特的氛围。若在办公室里喝一杯几十块钱的饮品,可能就显得过于奢侈。
四是快速扩张无法塑造稳定良好的品牌形象。星巴克之所以能在中国占据几十年的霸主地位,是因为星巴克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深得人心,这种文化认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目前瑞幸咖啡的品牌形象更像是一个“网红咖啡”,人们会觉得喝一杯显得很潮,但是新鲜劲过后,或许就不会再为此买单。
总的来说,瑞幸咖啡距离成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能否迎合市场并准确预判消费者诉求是决定瑞幸咖啡能否成功的关键。如果人们对咖啡的诉求能够变得像对外卖、网约车的诉求一样紧迫,或许瑞幸咖啡就能像美团、饿了么、滴滴们那样,最终收回成本,实现盈利。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本文首发旷创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