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伯纳德曼德维尔在《蜜蜂的寓言》一书中提出“私人恶德即公众利益”说法,这就是著名的曼德维尔悖论。他认为个人对自身利益和幸福的追求,是导致社会繁荣的真实原因。比如若厉行节俭美德,人们便不会去买昂贵的新衣以满足虚荣,时装业便会破产;若无小偷,便无锁匠;若无财产官司,便无律师。
从这一角度来说,吴鹤臣事件对水滴公司是祸福相依的,但目前来看,“祸”的因素可能会更大一点。
劣币驱逐良币面对网购众筹文章虚假病历等一系列行业黑产,而筹款平台由于审核程序简单、缺乏线下核实等问题使得“诈捐”时有发生。
对此,轻松筹曾经还上线了一套审核流程和客服团队,不仅对求助者身份、病情、收款人身份进行审核,更是联合“熟人证实”、“群众举报”和志愿者实地采访等手段对项目进行审核。
水滴筹也曾规范审核流程、上线客服团队,甚至在线下发展三百多个片区经理、1.6万多个志愿者,覆盖中国400-500个城市,来帮助平台审核患者真实性。
但总的来看,审核系统的改革效果并不显著。其实,不仅仅是水滴筹、轻松筹等众筹,蚂蚁金融的相互宝等类似产品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久而久之,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所难免,感觉的爱心遭到欺骗的捐赠人们再也不会轻易的,哪怕是1块钱,捐给朋友圈内那些所谓的“求助者”。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两千年前,诸侯问鼎中原、礼崩乐坏之后,孔子就已经在倡导“克己复礼”的思想了,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总会有人去肆意的破坏。
“捐与不捐”与前两年的“扶与不扶”殊途同归,它们都是市场经济下道德滑坡与道德失范的典型表现,它们都是人性私欲的异化膨胀的产物。
群众对水滴筹的不信任性会继续加深,因此,精准化救助是水滴筹于公于私都应该尽快解决。
“漏斗式获客”的长尾需求悖论水滴公司的三级火箭运营模式看似有条不紊,一级火箭水滴筹通过流量池、裂变实现了导读的渠道下沉,通过公益定位能够轻松聚集大规模的用户群体,在利用二三级火箭进行盈利。
但实际上,从2016年水滴公司成立以来,连连处于亏损状态,连盈亏平衡都难以做到,更何况实现盈利,水滴公司的模式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样的美妙。
首先,从流量上说,基于社交场景的0手续费筹款,使水滴公司获得了大量的筹款用户和捐款用户。据统计,水滴筹的注册用户在一年前就达到了3.6亿人,互助平台的注册人数超过7000万。在同一时间段,轻松筹的注册用户也超过2亿人,互助平台的注册人数超过了4000万人。虽然通过漏斗模式,筛选出了高转化率的客户;但另一方面,这些潜在用户往往是高疾病率、高风险的客户,这样的高疾病率—好保险服务—低价格投保并不能为企业带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