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蚂蚁很早之前就表态自己是“Techfin”而不是“Fintech”,但去年夏天,蚂蚁还是被纳入了首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试点名单。而一年之后的夏天,IPO前夜,“蚂蚁金服集团”改名“蚂蚁科技集团”,金控牌照依然还没有定数。但确定的是,无论叫什么名字,合规这一关,始终还是要过。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新的博弈或仍在路上。
Part 2
金融的里子 科技的名字
如上文所述,蚂蚁几乎没有错过任何一个金融风口,从赚钱能力上看,更是如此。
据招股说明书,蚂蚁集团2017至2019年度的净利润分别为69.5亿元、6.67亿元、169.57亿元。而根据阿里巴巴财报披露的服务费数据,蚂蚁集团在2015年、2016年的利润分别为42.54亿元、29.06亿元。
不难发现,蚂蚁集团的利润在2017年达到一个小高峰,彼时蚂蚁主要利润贡献来自支付、花呗、借呗等金融业务。而后由于监管整顿要求,其不得不降杠杆、补充资本金,2018年利润有明显下滑。从2020上半年数据也不难看出,蚂蚁的支付业务依然处于核心地位:其数字支付业务收入260.11亿元,占比35.86%。
而真正值得细品的,却是“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收入”。根据招股书,其2020年上半年实现“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收入”459.72亿元,占比63.39%。
按照蚂蚁在招股书中的解释,收入占比不断上升的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主要分为三部分,包括微贷科技平台、理财科技平台、保险科技平台。其中,微贷科技平台主要按照金融机构等合作伙伴相应获得利息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收取技术服务费,今年上半年收入285.86亿元,占总营收的39.41%。
但实际上,关于助贷业务中的“技术服务费”的统计口径,一直没有明确的标准。举个例子,目前金融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开展的助贷业务其实有多种合作模式。其中,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金融机构提供资金,金融科技公司兜底的模式;另一种是共同承担风险的分润模式。无论是哪种模式,金融科技公司在合作中都需要提供技术服务,但从助贷业务中获得的收入哪部分来源于息差,哪部分是纯技术服务?技术服务的具体定义是什么?包括系统搭建风控及导流吗,除此之外还包括哪些?这在业内根本扯不清,也还没有统一标准的统计口径。
也正因于此,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由于缺乏透明且统一的统计标准,很多金融科技公司的“科技收入”或“技术服务收入”的含金量,都有待考证。同样的,蚂蚁占比高达63.39%的“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收入”能否有足够底气助其贴稳“科技”的标签?金融科技公司可以略等于科技公司吗?恐怕只有蚂蚁心中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