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安防厂商,将会是一个“通吃”的狠角色。当然,要做到这一步非常不简单。它既要懂技术,又要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前提还需要拥有众多的业务场景,这决定了它是一个非大公司不可操盘的套路。因此,未来很长一个时期,智慧安防行业很可能会处在一个以大欺小的阶段,大公司发展的速度和拥有的机会都会更有优势。
综上,二爷做一个得罪人的预测,在未来的智慧安防领域,能够获得主场优势的很可能是:拥有技术积累,多业务场景,兼具数据优势和智能感知网搭建能力的大公司。
三、智慧安防的未来要去向何方?
在探讨智慧安防未来的时候,我们需要先看看眼前,前面提到智慧安防的价值落地正在无限贴近于场景,而一个又一个的场景叠加起来便组成了我们生活中最大的场景——城市。
智慧安防的未来方向开始变得清晰起来,那便是“智慧城市”。二爷的这个想法和东方网力总裁赵永军不谋而合。他说,一提到东方网力,大家认为是做安防的,是做视频的,但东方网力未来的方向一定是构建城市级的视频数据治理平台,打造面向城市的“应急大脑”。
实际上,安防厂商涉足智慧城市是一件顺势而为的事情,因为从行业用户到消费级市场,大家现在都已经离不开视频,在城市中分布着的大量视频安防设备,它们时时刻刻都在生产着海量的视频数据。
以视频数据为核心去建设智慧城市的不仅仅是东方网力这类安防厂商,阿里(阿里云)作为AI时代的基础设施提供商也正在这样做。
早在2016年10月,阿里云“城市大脑”便在杭州上线测试,它就是利用交通摄像头对整个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修正城市运行中的Bug,最终希望打造出一个智慧城市。
目前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基本是两种模式,结果都不是很好。一种是由顶级厂商参与,加上政府机构的顶层设计,目标是让城市的数据在各种硬件上跑起来,但具体要跑什么内容,怎么跑,大家都没怎么想的太明白。
另一种模式是单点突破。做医疗的,把智慧医疗先建起来,做交通的,把智慧交通做起来,但问题是大家基本上都是各建各的,数据大面积处于零散的状态,形成一个一个的数据孤岛,无法真正的打通,最终呈现出一个割裂的“城市”。
从智慧安防到智慧城市,要在上述两种建设模式之上探出新路。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数据,那么对智慧安防来说,第一步是从前端部署实现数据的采集,并提高安防设施的利用效率。数据采集的目标不仅仅是获取数据,更为重要的是获取高质量的、有效的数据。因此,如何从瀚如星海的视频数据中把高质量的、有效的数据提取出来,这是作为平台提供商或者是平台系统提供商的厂商要实现的目标之一。
第二步是实现智慧安防的场景落地,前文已经聊了非常多。第三步是需要将数据打通。整个行业,包括政府主导的,不论是平安城市,还是雪亮工程,很大的目的就是要把视频数据打通。
从城市道路监控,到社区、大厦、停车场,当不同的场景都能够通过场景化的安防解决方案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我们的城市便具备了构建城市级智慧大脑的基础。
对安防厂商来说,始终面对的是一个非常碎片化的市场,用户分散,产品分散,应用分散,各种定制化的需求更加分散。AI时代的到来让安防厂商看到了从智慧安防到智慧城市的发展路径,市场空间被前所未有的打开。
如何搭上智慧城市的快车,是整个安防市场都在思考的问题。从视频到数据,从AI到DI,从软件到服务,以视频数据为核心构筑城市数据的治理系统,或许这就将是整个安防行业在AI成为标配的时代无路可退的进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