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分析 > 热点分析 > 响铃:用管道流量走出管道,联通在唱一出什么戏?

响铃:用管道流量走出管道,联通在唱一出什么戏?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8-15 21:15:39 编辑:派代电商 手机版

这背后体现着一个被深埋的朴素道理:用户可以是所有人的用户。在移动互联网产品已经占据主流江山的情况下,例如私人沟通用微信,工作沟通用阿里钉钉,非要用一个产品去争夺这种“唯一性”只能是自取其辱。挖掘用户的多重属性,做具有运营商特征的业务端,让用户这边忠诚于运营商,那边还是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大佬的铁杆粉丝,在各自的地盘和利益上占有同一拨用户,有何不可?

流量就是二者的连接点,把流量的玩法改一改,不再只是降价、优惠、换话费、相互流通等运营商内部“搞一搞”的做法,而把电磁波的物理流量做成互联网的市场流量,如此运营商不必自己去做社交、电商、内容、支付,就能够借鸡下蛋,深入到业务端当中去。

这种做法还有一个背景,那就是随着移动通信覆盖人群接近天花板,除了固定需要入网的学生群体,基本没有新增人群,几大运营商所做的“增量”大多都是从其他运营口里抢食。除了抢别人锅里的,守住自己碗里的更为重要,也由此经营存量在当下比过去那种通过疯狂的流量优惠、补贴来博取增量要为重要。

如何经营存量?大家都是按M、按G计费,比别人便宜就能留住用户,防止被挖墙脚?这种方式是过去移动、联通、电信三家火拼时的典型玩法,现在这个玩法已经拼到“无限流量”阶段了,下一步还怎么拼?

在不断降价乃至无限流量的过程中,动辄15G、20G,用户对流量的价格越来越不敏感,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仔细对比1G流量的价格了,正如中国移动CEO李跃所言,到无限流量这个阶段时,流量价值会被降低,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李跃只讲对了一半,流量的价值确实降低了,但后果并没有不堪设想,只是运营商的竞争方式发生了转变,用差异化竞争策略增强用户粘性,经营好存量,同时伺机挖别人的脚成为新的玩法。

流量也是商品,当价格不再成为焦点时,附加在商品上的各种属性就上位成竞争主角,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奈何被杀红了眼的运营商们所忽略。流量这种商品的附加值构建,需要的是“信用卡模式”:各行发行的信用卡的竞争重心,早已从本身的贷款利率转移到信用卡所能带来额外便利性上,无疑,下沉到业务端,赋予流量除了被手机等终端设备消耗之外的新功能,例如给予用户在阿里系电商平台购物的诸多便利,为用户雄心勃勃的双11剁手计划助力,这些都是流量所能实现的恰当附加值。

DT时代,运营商掌控业务端还可以开垦新土地

过去运营商靠着通信基础设施的垄断,把业务端牢牢攥在手里。移动互联网APP的到来,就像是由运营商搭建的基础设施这片土地上,来了其他种地的“农民”,种出了更好、用户更喜欢的果实,从而颠覆了运营商的唯一性优势。


文章TAG:流量手机公司

最近更新

热点分析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