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拍拍贷为例。这是一家基本复制美国lending club模式的P2P平台。lending club是最经典的P2P,就是纯信息撮合匹配平台。简单地说,就是有人发布借款需求,比如有人要借3万块,半年,愿意给8%的年利息,这变成了一个标,然后有人愿意出借3万块,半年拿回4个点的利息。lending club这样的平台就负责撮合。让愿意借出钱的人看这个要借款的人的资料,平台不管最终能不能还上钱,不对还本给息负责,不增信,不担保,没有风险。
这个模式看上去非常干净简洁,但坦率地说,也有问题。在中国根本做不大也很难做好。美国还可以,因为比中国实施的条件好一些。美国的金融生态很丰富,大部分美国人的需求在互联网金融之外就得到了满足,美国人的信用评价体系完整,P2P平台上的出借人很方便了解借款人的情况。最重要的是,美国人没有通胀焦虑,对手上的钱没有很高的保值需求,美国人几乎没什么储蓄,基本上借债透支信用卡,lending club这样的平台其实是个非常小的角落,就是覆盖一些爱存点钱的奇葩美国人,让他们有机会放贷给一些着急用钱很难搞到钱的另外一些奇葩美国人。P2P在美国纯属是一个小众市场。
可见,P2P的经典属性,就是所谓的“恰好”。有人要借3万块,半年,愿意给8%的 年利息。恰好有另外一个人,手头上数额够得上3万块,也愿意借出半年。这让人想起了货币银行教科书上的例子,有3把斧子的人想换一头绵羊,当且仅当,一头绵羊的人也需要斧子。如果有一头绵羊的人需要的是6个鸡蛋,而6个鸡蛋的人愿意换3把斧子,那么,通过多次交易,3把斧子的人终于能换到一头绵羊。如果没有这个“恰好”,交易就完成不了,交易要靠凑巧才能成,这交易做的能有多窝囊多小。所以,教科书上接着说,一般等价物就出现了。
中国的P2P(互联网金融),不愿意“恰好”。他们是怎么玩的呢?比如宜信,宜信创始人唐宁发明了一种“个人债权转让模式”,唐宁先以个人名义放款给众多借款人(个人或者机构)获得未来的资产收益(资产端),然后将个人债权分解成小标的,放在网上,让众多的投资人去买(资金端)。这个过程有没有资金池?有没有期限错配?当然有。因为资产端肯定不是整齐划一的,有的是机构资产,期限和金额可能不一样。有的是个人借款,期限和金额也可能不一样。唐宁将个人债权拿到网上“分割+包装”成网上投资者愿意去购买的标的,尽量降低这些购买者的门槛,钱少的就买少一点,钱多的就买多一点。唐宁自己曾经说,没有资金池没有期限错配,这肯定是不可能的,除非他能在技术上“恰好”切割得非常对应,这绝对是小概率事件。
陆金所是怎么做的呢?它叫综合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它不用担心资产端能力问题。它的资产一开始肯定是来自母公司平安集团的体系,当然它也想拿到第三方的资产(平安体系以外的),因为它想做成一个平台。但问题在于,陆金所的母公司平安集团又有保险又有银行,资金端的成本很低的,银行的储蓄和保险的保单,都是最廉价的资本成本。现在陆金所要用较高的P2P资金端成本来吸收资金(陆金所必须给出的利息较高),如果用平安体系里面的资产去匹配,其实是表外部分,也是成本较高的。所以,陆金所一直规避真正的利益焦点,那个洋葵生过去整天说“去担保化”,“收益浮动化”、打破刚性兑付。但这根本不是问题核心,没人会担心陆金所没有担保,也不担心陆金所会出现偿付能力的问题。平安集团在后面呢。陆金所真正的问题是,它的资金端成本高了,其实干扰了平安体系的利益。那么,平安为什么容忍它呢?是希望陆金所的交易规模做起来,然后单独上市,上市赚到的钱远远高于体系内出让给陆金所资金端的利益。所以,平安一方面要给资产给陆金所,当然也希望陆金所能拿到外面的资产,做大规模。但是计葵生似乎没有在体外资产的推动上让平安满意,陆金所人那么多,交易金额却一直很缓慢地增长,估值就很难上去,令马明哲失望,所以这个老外日子也不好过。
这两个例子证明,如果你用经典的P2P来做,没有主动性,只靠“恰好”,成长规模有限。宜信和平安为什么都有小贷(普惠)公司,都是主动发掘线下的资产,主动去找愿意借钱的人,然后将他们拿到网上去,标出一个吸引人的利息,让网上的资金端去匹配。P2P在吸引资金端方面,成本是相对低的(当然现在网络推广花钱也不少)。在通胀让人焦虑的年代,标出6%以上的利息,对老百姓来说绝对是一个“刚需”,高利息是一个刚需。只要平台推广起来,高利息就自然是一个吸引。当然,这也要主动推广。所以,中国的P2P,一旦不靠lending club的“恰好”,有了“主动”的冲动,那么,不可避免,它就有了一些原罪,就会多多少少就有类似于银行的资金池和期限错配。在中国,要有高于10%以上的利差,只有小额的消费金融可以产,比如各种各样的分期购物(http://www.007fenqi.com/)!生监管部门如果看不清这一点,强调P2P一定要回归经典,那么,整个互联网金融市场将急剧萎缩,萎缩到不可思议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