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朋友圈时看到程维转发了一条滴滴租车试运行的“广告”,程维在朋友圈提到:租车业务上海试运营,免费上门取送,价格实惠,上海朋友可以体验下。希望滴滴保持独立思考,保持激情,不断创新让出行更美好。
对于一般人来说,朋友圈属于私人发布信息和朋友进行互动的小圈子,但到了今天互联网企业大佬发布的朋友圈内容已然属于“公众”内容。程维的朋友圈一条简单转发,当时就引发了大批媒体的关注和跟进报道。
澎湃新闻记者23日在和我讨论这个话题时,我提了三点看法。
第一:第四方平台滴滴未来可以涉及任何出行服务
租车对于滴滴来说只是构建移动出行很小的一个环节,哪天可以通过滴滴购买火车票、飞机票时,你一点也不要惊讶。理论上讲,滴滴可以做任何基于出行的服务。当然,很多时候很多业务不需要滴滴具体来做,滴滴的未来一定是一个第四方平台,通过平台来统筹更多的第三方服务,进而服务更广阔的消费者。
第二:滴滴也开始“臃肿” 租车节奏偏慢
虽然程维和柳青等管理层仍然保持一开始的创业心态,但滴滴现在早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公司,很多人给滴滴贴上了“大公司”的标签,大公司滴滴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大公司病”,典型的表现就是决策步骤偏慢,内部流程繁琐,创新流程更缓。在线租车的模式其实已经成熟,行业的主要的一些坑也早被神州和一嗨填上,滴滴现在才小范围试水,真的还是太保守了。
第三:滴滴上线租车利好神州专车
有人说滴滴上线租车对神州租车是毁灭性打击,这种观点我完全不认可。滴滴入局租车业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神州租车及其他互联网租车公司是利好。行业如果单独靠神州和一嗨很难单独把市场撑起来,资本的想象力也就有限,这也是神州租车为什么反而比神州专车市值低的原因。现在滴滴进来一起玩,瞬间突破了这个行业存在多年的天花板。
写在最后:我还是那句话,滴滴现在虽然是中国增长最快的企业(应该没有之一吧),但滴滴面临最主要的问题不是和神州、易到的竞争,也不是各地的监管,而是“快速发展的业务和其管理层的能力提升不成正比”,未来滴滴如果这个问题不去解决,也会遇到这两年小米出现的发展乏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