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极而衰、否极泰来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规律。一种营销文化的全面爆红往往意味着这种营销模式衰退期的开始,行业红利已经开始衰退。
红利有限,如何自救?
目前看来,目前在国货潮中占得先机的一些品牌,似乎都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放在了国际化方面。
例如服装品牌中的李宁、安踏、太平鸟、波司登等先后在国际时装周亮相,而百雀羚也曾作为国礼多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在互联网江湖团队看来,品牌国际化其实是把文化营销、情绪营销上升至更高的维度,实现延长红利的目的。因为当一个品牌能够实现国际化,那么这个品牌会给用户带来更多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这就容易从同质化中脱颖而出。
就像三星,GalaxyNote 7的爆炸事件想必很多人还历历在目,这对于三星手机业务的影响也是致命的,如今如果没有半导体业务的支撑,那么其发展情况可想而知。可在韩国内部,韩国公众会非常容易原谅三星,因为三星对于韩国民众而言一直都是一种骄傲。
罗伯特席勒在《叙事经济学:故事如何像病毒一样传播并推动经济事件》中也提到,经济叙事与个人利益,认同,以及爱国主义等挂钩时,通常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国货品牌的崛起本身就与爱国主义等价值符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某个国货品牌能够成为中国的迪士尼、麦当劳、耐克、雅诗兰黛,那这个品牌在用户心中树立某种精神信仰,其国内市场的发展也将得到反哺。就像华为、联想、海尔等跨国企业就从这一价值符号中获益匪浅。
一跃便成龙,国际化真可称得上是国货品牌们的“龙门”。但显而易见的是,真正能跃过去这座“龙门”的品牌极少,贸易保护等外在因素暂且不说,只说内因方面就有不少阻碍因子:
1.文化差异引发的感知隔阂
外国用户不像国内用户那般具备与生俱来的传统文化情愫作为支撑,品牌国际化在宣传产品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宣传文化。如果没有迪士尼动画又有多少人愿意花高价门票去迪士尼乐园玩?还比如前几年风靡的日韩娱乐文化,各种韩剧、综艺、偶像团体的文化输出充当内容营销,后来的美妆、饮食等各种商业化变现才会显得水到渠成,润物细无声般的做好商业化基础设施。
但在互联网江湖团队看来,目前国货品牌一涌而上的全球化,其实也可以认作以产品为媒介进行文化输出,是产品在前文化在后,缺乏前期教育,感知隔阂依旧存在。企业忽略前期的文化造势,即便短期内收获不少用户,但随着流行的周期性原因,长期以往,商业与文化之间缺乏联动会逐渐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