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百度指数(2016.7~2016.12)
上图是拼多多2016年7到12月的百度指数。我们可以看到拼多多的10.10周年庆大促强悍地驱动了社会关注度提升。作为结果,百度指数曲线体现出,大促后拼多多的流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该曲线图另一个尖峰出在9月6日,拼多多登顶App Store购物榜首,巨大的事件效应也提升了拼多多的流量,但效果远不及大促的推动。
因此,影响力提升无疑是大促的一个重要目标,无论是平台获得新流量,还是店铺在平台上挖掘流量,都十分关键。应当制定相应的目标和策略,并对完成度进行考核。
获客指标
大促除了营收,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获客。
获客看似与营收成正比,营收越大,客流自然也就越大,理论上获客能力也就越强。
实际上不完全如此。
下面举两个栗子。
例1:大促补贴的使用。
假如有300万大促补贴,如果希望提升整体转化,就可以做全品类100-30的普惠,这对整体转化率提升会很有帮助。
这笔费用补贴10万张订单,推动700万营收,但其中的新客可能只有1万。
但如果希望重点以拉新获客为主,就做新客50元无门槛券,然后大量针对新客发放,撬动6万新客的转化,假如同样100元的订单,就只有300万营收。
例2:投放引流。
如果以销售为核心,就针对一二线城市投放引流,选品向消费升级商品和大牌商品倾斜,AOS(订单均价)可能达到300元——但一二线城市渗透率已经比较饱和,新客数增量可能比较少。
如果以获客为核心,就针对下沉市场做投放引流,选品也相应向高性价比和低单价商品倾斜——但下沉市场的AOS可能只有100元,只是类似于开发蓝海,获得的新客数量可能比较大。
所以,获客的优先级,会影响到大促的策略和打法。
投资是重点向新客权益倾斜,以更好地转化新客,还是向老客倾斜,以丰富大力度的普惠促销提升整体转化率。
引流是侧重潜客渠道,还是优质客渠道。
发券和促销设计,是以本次大促转化收割为核心,还是以未来长期营收(如会员营销)为核心?
DMP平台标签定位的关键客群,是自己的高价值客,还是沉睡客或流失客,还是锁定竞争对手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