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生财之道,颠覆了很多人的既有观念。
什么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啦,
什么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啦,
什么物美价廉、薄利多销啦,
……
甚至是什么用户思维、用户体验(papi酱的用户体验不能说差,可是与其据说的“估值”相比,其体验和估值之比还是很让人惊人了个大呆)。
究竟这是怎样一种经济现象?深层次的道理究竟在哪?企业纽带线CRM小编跟大家分享三点。
一、注意力=钱
这是个老话题,但是很重要,不得不第一个说说。
对于电视台来说,注意力体现在收视率;
对于报刊杂志来说,注意力体现在发行量;
对于公众号来说,注意力体现在点击数。
收视率、发行量、点击数的高低,决定了广告费的高低。
这个道理谁都懂,所以我们今天想说的不是这个。
以前,注意力之所以可以带来利润,是因为注意力背后的那个产品或者服务还是很有价值的。比如罗振宇在优酷的视频说书,其价值确实令人称道,很多人借此学到了不少知识、理念(暂且不论这些知识、理念对你有多大用处,比如基因、进化、预言等等,多学点东西好像不能算是坏事,虽然不一定)。
可是后来,人们开始渐渐抛弃那个叫做“本”或者“根”的东西——价值,直接入手炒作。以前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现在是“制造热闹不嫌事大”。热炒的那个东西有可能就是一团垃圾,可是,只要能带来短期的注意力(点击,关注),就算捞着了。
大家可以随手在网上搜一搜好多所谓“10万+”的文章,有价值的有多少?如果标题是一句不错的鸡汤,那这篇文章就算比较有良心的了。
所以,不择手段、比着秀下限地去攫取注意力(点击),就成了时下流行的“营销手段”。比如你随处可见的“三天涨一万粉!”“100元2千粉!”之类的广告……我只想问,这是粉吗?如果真的是“活人粉”,这算是在侮辱粉丝吗?如果这都是机器注册的“僵尸粉”,这算是在侮辱办公众号人的智商吗?无语,这其实是在骗自己。
或者换句话说,如果你没有那个勇气秀下限,对不起,请你保持好风度,控制住脾气。眼睁睁看着那些无节操、没内涵的东西火爆了一遍又一遍,挣了一票又一票,你却还在苦苦诉说你的产品有多好,你的服务有多好。你不会炒作,不会“营销”,没办法,慢慢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