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居微博热搜榜首多日的翟天临论文事件,正伴随着当事人的道歉与退出北大博士后等消息,褪去往日的高温。不可否认的是,该事件引出的不仅是明星学霸人设崩塌的表象,也是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满腔愤怒,更是众人对教育重视度愈来愈高的一种折射。
近年来,在市场高需求和资本的双重驱动力作用下,教育行业在去年经济整体下行之际逆风而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生长姿态,据悉去年全年超过13家教育企业成功完成了IPO。
另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中国在线教育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预计达2.96亿人,市场规模4330亿元,且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火势越烧越旺的在线教育市场还吸引了度小满、微粒贷、苏宁消费金融、蜡笔分期、招联、海尔消费金融等各路玩家,加入教育行业的阵营,并催生出一系列关于教育金融类的产品。
各路玩家如此乐忠于涉足教育金融领域,无论是为了加快跑马圈地速度,或是为了缓解合规压力,无非是为了在这片新的消费场景里,讨到些许好处。而教育与金融的融合,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是蜜糖的成分更多,还是砒霜的成分更多,这一定论在众企业的实践中正得到诠释。
前堵后围之下,消费金融玩家盯上在线教育这块“肥肉”
监管部门为促进消费金融乃至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合规化发展,近年来颁布的政策可称得上“频繁”二字。伴随着“141号文”、“29号文”、“175号文”等政策的相继落地,让作为新金融热风口的消费金融迎来了新的变革。
受场景、用途、年龄、时间、杠杆等多重要素的限制,发展消费金融业务的企业们不再具备在线借贷昔日的自由性,一些不合规的业务陆续被斩断,业务范围收缩后,寻找新的消费场景成为消费金融企业们不得不为之的选择。
当然,政策条件对消费金融的限制仅是一个诱因,提高市场地位,获得一杯羹才是消费金融们千方百计挖掘新场景,抢占市场份额的主要诱因。
基于以上诱因的刺激,各路玩家纷纷把视线转移到“教育”这片新场景上。据悉,仅2016年期间,便有超过30个平台涌入教育分期市场。其中就包括玖富旗下的教育分期平台蜡笔分期、乐信、麦芽分期、百度旗下的有钱花、蚂蚁金融、马上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等。
各企业如此积极地投入教育领域,是因为他们看中了该消费场景的发展前景。毕竟,市场规模到达4千亿的在线教育与金融业融合后,能将普惠、场景等基因注入其中,促使消费金融得到很好的应用,夸张点说就是教育是消费金融达到理想应用状态的一个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