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活即鲜”的观点要被深海海鲜产品打破了。近期,山姆会员商店官方发布的一条“为什么山姆不卖活海鲜”的微博,引发了网友“活冻海鲜之争”。随着盒马对此问题作出回应,“活冻海鲜之争”攀上舆论高峰,网友纷纷站队,有人支持盒马“活鲜”的说法,也有人同意山姆“冻鲜”的科学理论。
深海海鲜引发的“活冻海鲜之争”还未结束,但此次舆论事件的发生让网友们对海鲜的“鲜度”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于其他生鲜产品,漂洋过海而来的深海活海鲜并不等于鲜”。而站在舆论对立面的山姆和盒马也在用实际行动支撑着自己的理论,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生鲜产品,以期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打破“活即鲜”的误区
时代进步直观的表现,除了经济上行,还表现在消费者“一键”即可享受来自全球的美食上,吃货们对海鲜的烹饪及吃法讲究“原汁原味”,因为新鲜的海鲜口感好、食用价值高、营养更丰富。在市场的长期调查过程中,“相较于长途运输或有化学添加养殖的活鲜,冻鲜更鲜”的科学理论被不断验证。
一方面,海内外活鲜运输行程跨度大、时间长,会损害海产品的新鲜程度从而造成严重的浪费。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海内外生鲜市场的发展,特别是海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当前国内活鲜物流体系尚未完善,从供货源头到卖场的运输效率低且活鲜储存技术还未成熟。海鲜在长时间的运输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变弱或死亡的情况发生,再鲜的海鲜漫长的旅途过后都会失去原有的活力,而没有活力奄奄一息的海鲜也就失去了消费者所求的“肥美度”。
另一方面,在海产品养殖或运输过程中,药物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屡见不鲜。其原因在于,在养殖或运输过程中部分不良商家为了保证海鲜或河鲜的存活率,选择在水里添加抗生素,吃了抗生素的海鲜有了活力但也隐藏着食用的危险,而那些靠人工海水维持“活”的海鲜吃下肚后,可想而知。
2018 年“放心消费3.15”发布会就曾曝光了活海鲜药物残留和重金属超标问题,至今活海鲜问题还未得到根治。“放心消费3.15”发布会披露:在梳理了186批次抽检不合格水产品的经营单位数据发现,在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检出不合格海鲜达到117次,占62.9%;百货超市为46次,占24.7%;酒店、餐饮行业的是23次,占12.4%。活鲜身边处处是疑团,消费者又非水产专业人士怎能一一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