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最好”的环境因子,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许多,这里不再赘述。而“最坏”,同样来自于多个方面。
出圈问题:
推出自己的支付容易,但是要想挑战支付宝微信却很难,尤其是在各家纷纷推出自己支付平台的时候,想要出圈就更难了。或许有人说,做一款“小而美”的支付平台不行吗,但在互联网江湖团队看来,这里面主要有这两个问题需要思考:
一方面,“小而美”意味着用户使用场景过于垂直,等于没能掌握更多场景的消费数据,导致对用户画像的判断可能存在误差;另一方面,一款“小而美”的支付平台,是否真的有存在的必要?或许这真的会是一种支付基建的重复建设以及资源浪费吧。
数字货币可能存在的竞争问题:
关于数字货币会冲击支付宝微信的说法似乎流传许久。
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启动法定数字货币研究,论证其可行性;2015年,持续充实力量展开九大专题的研究;2016年,组建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2019年宣布DC/EP设计工作基本完成;去年10月8日,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人民银行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
虽说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和落地应用将会是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而且,数字货币的推出也并一定就要改变第三方支付的格局。只不过面对安全、隐私保护更好的数字货币,对用户可能会更有吸引力,或许无法改变用户对支付宝微信的消费习惯,但可能会对那些垂直支付平台实现“挤出”。
3.支付工具的推广问题:
说起独角兽们做自己的支付,印象中好像在很久之前用美团订房时就有过美团支付更优惠的提示。但阻碍很多人没有选择绑定的原因不是折扣力度,而是银行卡号,就这一串数字导致很多人根本没有想去绑定美团支付。一是隐私问题,不想过多的把银行卡号在其它平台到处留;二是记忆问题,银行卡号很多人其实是不会记住的,银行卡不在手边就不会想着绑定美团支付。
吸引用户绑定银行卡,在此我们不妨参考一下过去支付宝和微信的成功路径。
而在过去,支付宝做支付时有一个大杀器就是余额宝,但这一做法缺不具备普适性现在,余额宝也几乎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高利息了,不过支付宝的许多金融服务已经建立起用户认知培养好用户习惯。可当前环境下,互联网公司几乎无法复制粘贴余额宝的成功,走前辈的路恐怕是行不通的。
而微信方面,可能更具有普适性一些,与社交红包并行的,还有一种“先有账户后绑定”的方案,有评论人士称之为“存钱罐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