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8日,相互宝宣布将在2022年1月28日24时正式停运。
数据显示,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成立以来,分摊总金额已达到233.55亿元。从最新公示分摊的信息看,目前相互宝的成员规模达到近7500万人,累计完成71期互助,救助超过17.9万名患病成员。
对相互宝的关停,舆论有两种态度:
一种是惋惜,低门槛互助平台,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了低价的重疾保险服务。
一种是愤怒,冠以慈善之名,分摊费用不断上涨,在运行中给用户带来实际上的风险。
当然,因此雀跃的还有部分保险销售和保险公司股民。
难以持续的相互宝
2021年,包括小米互助、美团互助和腾讯投资的轻松互助、水滴互助在内的多家网络互助平台先后关停。
2021年10月,银保监发文,对互联网人身险产品的经营门槛、产品范围及费用控制都有了更为严格的界定,被业内称为互联网人身险“最严”新规。
监管常态化只是催化剂,用户的陆续离开才是根本。在相互宝用户的弃用理由陈述中,分摊金额不断上涨占比最高。从开始的3分钱一期到近7元钱,3年时间,暴涨200倍。
根据蚂蚁集团披露的数据,近70%相互宝成员年收入低于 10 万元,61%成员表示 10 万元以内自担费用带来较大经济负担。这些成员并非传统重疾险业务的目标人群。
以低价甚至免费吸引用户参与,随后逐渐提升费用,这是互联网平台屡试不爽的手段。在相互宝早期,0元加入的宣传铺天盖地,短时间内即获得传统保险难以想象的用户规模。
相互宝以“先保障后分摊”模式运营 ,本期用户分摊上期费用,平台仅收取管理费用。外卖等平台模式之所以得以成功,在于前期烧钱竞争中,薅的是投资人的羊毛,但在相互宝等网络互助平台,被薅羊毛的是用户。
该模式得以成立的前提是:参与人数,尤其是年轻成员的参与人数保持增加。
然而,现实很骨感。相互宝初始阶段的成功,得益于低门槛参与。凡是符合健康告知要求,年龄为出生满30天-59周岁的芝麻分650分以上的蚂蚁会员都能参加。而参加互助的人,每月只需要参与分摊数元费用,就可以享受一定程度的保障。
在传统保险业务中,不同群体的风险系数不同,保险费用也是不同的。该模式得以运行,建立在将风险不公平地分摊在所有用户身上。
当现存用户认识到这一不公时,就会选择退出,分摊用户减少,直接导致分摊金额越来越高。至此,恶性循环形成,这也是该模式难以持续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