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四五年左右,大疆已经成为消费级市场的龙头老大,对于一个没有被资本捧红、脚踏实地进行产品研究的公司来讲,难得可贵,不过还是要看到这种趋势背后的危机,一方面是来自竞争对手的对抗,更重要的是如何达到份额的极限又或者怎样突破增长的天花板。
再者,从宏观角度来讲,消费级无人机行业的限制同样是大疆的困局,这点从两个方面可以看出。
其一,单点技术难以突破,消费级无人机的制造更像是工业流程,而非精尖技术塑造的高端产业,就像某媒体分析的那样,所有的技术关键点得到下一轮突破之前,无人机行业可以说是一个整合供应链、探索商业模式的生意。
比如目前最受限制的续航能力,即使是大疆,最高维持纪律也仅在28分钟,无论是对专业的航拍还是娱乐,都大大降低了用户体验。可是这个问题涉及到世界性的能源问题,除了等待电池能源研究出现重大突破,别无他法。
还有目前所谓的避障技术其实更多的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很多解决方案仅限于实验室验证阶段,如激光雷达避障和计算机视觉技术,虽说可以辅助无人机自动躲避高压线、寻找着陆范围、自动在异常气候条件下修正飞行路线,可是这些技术本身都没有太大突破,又何谈应用于无人机。
总之,关键技术点都要倚仗专门的技术公司实现,目前无人机厂商所能做的只是在次要技术点上尽善尽美,而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大疆未来的成长速度。
其二,消费级无人机的增值服务空间不大,直接导致可扩展的产业链很短,商业价值可能会越发减小。最近无人机快递、无人机商演甚至是竞技都在相关企业的推动下,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可实际上大多数只是个商业噱头,这不仅是因为其中的商业化模式还有待探索,更是印证了消费级无人机应用场景的诸多限制。而且从这些应用场景也可以看出,所能波及的用户群体几乎都是小众的,实难大规模转化为商业价值。
总而言之,如果关键技术长时间没有突破,商业化道路难以拓展,而仅靠销售硬件带来的增长越发缓慢,大疆有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年进入瓶颈期。
消费级进入工业级并无技术衔接性,大疆从零开始前景难料
MG-1、MG-1S以及近日大疆宣布与千寻位置合作推出的MG-1S RTK版方案,已经说明大疆开始着力探究进入工业级无人机的可能,可是消费级到工业级的跨越,可以说并没有顺其自然的衔接性,甚至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尤其是工业级的技术门槛,即使是大疆,也基本上等同于从零开始,那大疆进入工业级到底能有多少几率会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