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的下半场,“流量模式”的买卖正在变成“接口模式”的生意
如果将金融科技的发展以2018年为界,在此之前为上半场,在此之后为下半场,可以明显发现,金融科技在上半场主要还是做的“流量生意”,头部阵营的BATJ都是通过自身生态体系内的巨大流量完成产品输出,简单粗暴的打法在金融科技的“荒莽时代”极具效率,像蚂蚁金服的余额宝、腾讯金融的零钱通等都是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到了金融科技的下半场,流量依然重要,可是随着政策环境、用户需求、应用场景的变化,金融科技的“接口能力”变得更为重要。
其实,无论是行业内热门的超级APP,或是“新制造”,甚至产业互联网,做的都是“超级接口”的生意。所谓“超级接口”,从字面上将其拆分为二:“超级”即为大,具体体现在应用范围广、应用场景多、用户体量大;“接口”则是将从离C端消费者最近的应用层退到技术层,是一个ToB中间层业务,虽然不直接抵达消费者,但向上游公司和大型复杂的系统深入,最终通联C端和B端,将整个流程全部打通。
金融科技拼到下半场,实际上也是“超级接口”的生意。一个明显的例证是,蚂蚁金服从“流量时代”主推余额宝到现在逢人就说“技术输出”。度小满去年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推出的云帆消费金融开放平台2.0就围绕着消费金融机构获客、风控、经营管理等痛点,搭建了全链条接入能力;而其一站式金科平台“磐石”则集合了反欺诈产品、信用产品、验证类产品和智能催收产品,并且,这四类金科产品及能力可以进行自由组合,根据合作机构的需求,去覆盖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
在大政策环境下,金融科技企业纷纷调转船头,都在强调B端的能力输出,在新的赛程中,金融科技企业比拼的功力也在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客户数量及质量。金融科技生态内合作伙伴的数量、质量、进入的场景等逐渐取代了超级App中的日活、月活、用户使用时长,成为衡量金融科技企业实力的关键指标。
目前度小满除了还在增长之中的银行朋友圈外,其金融科技产品合作的机构超过500家,每天对外服务超过350万+次。这种优质客户的积累而容易形成“羊群效应”,其他金融机构跟风,并助推度小满客户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2、ToB的服务能力和态度同等重要。金融机构选择合作方时不太喜欢既做选手又做裁判员的公司,这就要求金融科技企业要有对外开放的态度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