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在中国零售业态极其先进的数字化、线上化运营上,ALDI奥乐齐学习速度也很快。
甚至,在目前新开业的门店,ALDI奥乐齐会设置一个5-6平米的快递间,满足到家业务的收拣。
此外,在线上,围绕每个门店,ALDI奥乐齐从第一家店开始就建立了小程序商城,近年流行的社群也基于门店运营,增加线上运营消费者的新触点。
据说,ALDI奥乐齐上海目前线上到家订单比重已达到30%。
到家业务是增量市场,但行业里存在一个“40%生死线”的论断。如果零售线上占比超过40%,就意味着边际成本上升,对盈利反而是个挑战。
“目前线上肯定不盈利,对我们来说,不希望达到30%”,陈有钢表示。
但他也指出,一个现实的问题是,现在年轻一代越来越往线上走,即便奥乐齐想减线上,消费者不会往线下走。所以,吸引消费者到线下来,是ALDI奥乐齐努力的方向。
此外,看起来比餐饮更低价格,比回家做饭更轻松的体验,“社区食堂”似乎有良好的成长性。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如今,3R食品(Ready to cook, Ready to heat, Ready to eat)是当下中国生鲜零售线上线下纷纷发力的热点和趋势,必然竞争激烈。
04
结 语
有趣的是,相比ALDI奥乐齐在中国的定位往上走。在其进入中国市场前,2016年,一家名为比宜德超市在上海开业,基本全盘复制ALDI奥乐齐在德国硬折扣社区连锁店零售商的模样。据说“比宜德”,就是上海话“便宜的”谐音。
大众点评显示,比宜德仅在上海就有100多家门店。今年9月,比宜德完成数亿元成长期融资,由私募股权基金Argan Capital独家投资,用于扩张线下门店。
选择和取舍,决定了不同的努力方向。
对于ALDI奥乐齐,新定位、新市场是一种尝试和摸索,如何最大限度发挥积累百年的核心优势,为母公司做出区域升级样本,分享属于中国市场的红利,是ALDI奥乐齐在中国市场还需花大力气去摸索的事情。
当然,ALDI奥乐齐在中国市场探索本身,如何做自有品牌,如何精简品类,定位社区商超的思考和做法,也给身处转型泥淖的中国商超同行们,提供了一些 “老司机”的参考。
除了Costco好市多、山姆会员商店,市场上有“硬功夫”的外资商超,ALDI奥乐齐其实非常值得业内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