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搞金融的人和搞互联网的人,有一个本质的不同,就是前者倾向于“圈子思维”,后者倾向于“用户思维”。圈子思维讲究搞好客户关系,寻找高净值客户,做一对一的顾问式服务;而互联网人,不管三七二十一,搞到用户再说,而用户多了,流量就可观了,再回过头来想流量变现的事情。这本是无可厚非的,而且也是有其历史缘由,毕竟金融是上层人的事情,讲究专业化,顾问式,服务的成本很高,也顾得上虾兵蟹将。但是,现实的冲击是,互联网已经开始向金融发起冲击,他们原本已经笼络了一大批用户,再藉由越发方便的金融支持平台和工具,迅速对底层大众建立起金融业务模式,而因为他们的基数够大,所能集聚的金融能量一样不能忽视。比如面向大学生购物信用融资的趣分期,比如提供信用卡还款查询提醒服务的51信用卡,并非在一开始就意图涉足金融,但人流积累起来以后,涉入只是早晚的事。不胜枚举,不一而足。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很多新的聚集群,覆盖到了更多的新人,并提供给人们新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这里面有大量的流量红利,等待我们去挖掘。当我们看到六七十岁的大妈大爷们,都天天捧着手机刷朋友圈,我们该意识到这种红利的巨大能量,以及这股能量背后的巨大金融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