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字节跳动此次大幅度放宽了条件,相对于阿里按职级(P6及以上)才享有认购期权的权利,字节跳动这次按照绩效评定来执行,在八级绩效(F/I/M-/M/M+/E/E+/O)中,M及以上的即可参与。保守估计60%以上的员工将参与其中。
与此同时,相对于其他公司为了绑定员工,会设置期权“成熟条件”(往往是从计划开始时在职4年,逐年给予),字节跳动大大放宽了时限:年终奖中的全年奖部分以3月1日为起算日一次性到位,超额奖部分4月1日开始每月发放0.5个月奖金数额对应的期权。
越到临近IPO的关口,业务又无法横向拓展,国际市场还在不断烧钱,面临各种政策麻烦,一个期权激励声势越大,或越能够避重就轻绑架员工、绑架舆论、给予现有资方信心。
可惜的是,真到了IPO关口上,资本市场的那些大佬机构可能不吃这一套,这绑架不了他们,小米的案例就刻在那里。
海市蜃楼下的期权激励,或造成三输局面
虚高的估值如同海市蜃楼,缺乏现实的支撑。带着疑问的估值下,期权激励玩法最终或将导致三输局面。
1、字节跳动:虚高的估值可能成为迷幻剂
雷军在IPO前夕对待资本和媒体是略带愤怒的,他不明白为什么估值要一砍再砍,小米这样被“欺负”。
这可能是因为,长期的“自信满满”与现实的落差太大,短时间让人无法接受。
而小米的现实,其实也并非雷布斯所想的那样好。
抛开资本市场不谈,就算没有IPO这一档子事,小米的市场表现从那时到现在也是差强人意的,雷布斯被自己所迷惑了。
而字节跳动或也是如此。
The Information最近专门撰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一个有意思的点,“该公司(指字节跳动)将自己标榜为一家人工智能企业,而不是一个内容平台,但其运营模式却属劳动密集型的,更是被业内称之为‘App工厂’”。
显然,这也是一种自我迷幻,自称人工智能企业,自诩高估值,久了也就相信了。现实地讲,这种带着疑问的估值,对字节跳动认识自己也是不利的。
2、员工:被绑架面临资产损失风险
年终奖员工接盘是按660亿美元估值进行的,而新入职员工更是900亿美元估值,在虚高的悬疑下,员工面临很大的资产损失风险。
从技术上说,常规资本市场上的期权其模式是:前期仅支付期权费(不太多),到了约定的时间(英式期权)或在约定的时间之前(美式期权),看到了获益空间的时候,再掏钱出来以期权约定的价格买股票、卖出获益,如果没有获益可能,期权就当成废纸扔掉。
而在当今互联网期权激励这里,期权模式有些变化,员工除了期权费,提前连同约定的股票价格一起掏了腰包。上市价格高于期权价还好说(等于上述常规期权),要是低于期权价格,本质就等于自己买了一只预期不好的股票砸手里了。
而虚高的估值,直接导致买到这种烂股票的风险大幅上升。
3、互联网业界:形成坏的榜样
互联网创业浪潮中,估值虚高一段时间已经成为风潮,不管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喜好把估值冲得高高的,彰显“成就”或寻求冤大头接盘侠,这种做法饱受诟病。
互联网寒冬到来时,这种做法开始被压下去,多数人开始消散狂热回归理性。
如果字节跳动带着本就悬疑的估值闯关,无疑成为互联网业界新的“榜样”,或将引致一大批即将融资或IPO的企业照葫芦画瓢,其影响不容小觑。
另一方面,在创业找团队过程中,漫天许诺期权激励的行动也可能因此加剧——“大公司都这么搞,为啥我不能来许诺一下”,这对创投圈的环境恐怕并不利。
总而言之,通过期权激励来绑定员工的做法值得赞扬,但这一切要建立在实实在在的估值基础之上。不要让虚高的估值,成为悬在企业、员工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此内容为[科技向令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虎嗅、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多家创投、科技网站年度十大作者;
2虎啸奖高级评委;
3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4《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杂志撰稿人;
5钛媒体、界面、虎嗅等近80家专栏作者;
6“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7现为“今日头条问答签约作者”、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