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2016-2019年全球VR头显设备出货量均不超过400万台,2020年全球VR头显设备出货量大幅上涨,达到670万台,同比增长71.79%,预计2021年全年出货量将超过980万台,到2026年突破4000万台。
可以说,VR/AR产业的逐步成熟,为元宇宙概念的“迅速发酵”奠定了基础。
这其实也是为什么,叫嚣元宇宙是伪概念的不在少数,但仍旧有资本愿意为概念买单。因为我们已经通过VR/AR技术看到了元宇宙的雏形,它并非天方夜谭。
毕竟,作为新冒出来的互联网概念,元宇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显得过于“假大空”。而在此概念之前就已经成长起来的VR/AR等交互技术,恰好冲淡了这一概念的“虚无感”。
至于VR/AR技术,众所周知,其在2016年过后的发展已出现疲态,正缺少“元宇宙”这样的新兴概念,为其接下去的发展再续热度。
因而,在《螳螂观察》看来,元宇宙与交互技术之间,与其说是“互相捆绑”,不如说是“双向奔赴”。
让元宇宙“落地”,交互技术依然任重道远?
VR/AR技术之于元宇宙的重要性,决定了元宇宙从概念到落地,势必离不开交互技术的进化。这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元宇宙从“造梦”到“圆梦”的时间周期。
那么,为什么交互技术在元宇宙的商业化往往被认为“道阻且长”?在《螳螂观察》看来,这本质上是由于该技术目前的发展,难以支撑起元宇宙成型的“野心”。
炒概念是资本的事,技术的实现,最终依然要落脚到行业内的企业身上。从最早的HTC到后来的华为、小米、微软、幻实科技,都是业内目前走得相对靠前的企业,它们所遇到的发展难点,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整个行业面临的困境。
华为和小米,是国内涉足AR较早的大厂。2016年4月,华为发布了支持2K分辨率、95°视场角、0-700度近视可调节的HUAWEI VR,发售价是599元。同年,小米售价199元的VR也正式登场,但其不同于HUAWEI VR,它更像谷歌Cardboard的VR盒子,也就是玩具VR。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VR相关热度“退潮”之后,这两大厂家迈入了不同的发展轨道。
小米选择寻求外部合作。2018年,小米与Oculus合作打造的小米VR一体机发售,售价1499元。这实际也是小米首款面向核心VR消费群体的产品。
华为则坚持独立自研。今年11月,华为正式发布了6DoF游戏套装,为其在2019年发布的HUAWEI VR Glass补齐了6DoF游戏手柄、视觉模组、自定义安全区、PC VR助手等VR产品标配的硬件和功能,算是跟上了市面上主流VR产品的节奏。
微软和小米的路子类似,也契合“外部合作且性价比高”的特征。2016年10月,微软公布了自己的VR头盔。据了解,该头盔定位技术来自HoloLens,制造则交给联想、惠普、宏碁、华硕、戴尔和3Glasses六家OEM厂商,售价299美元,远低于当时700美元左右的Oculus Rift和HTC V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