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6年,蚂蚁金服一直围绕着绿色、可持续和普惠发展”,马云表示,如果绿色、可持续和普惠、包容的金融是错误的话,我们将会一错再错、一错到底。
10月27日,《证券时报》发布《把金融监管对立化有失公允》一文,指出简单地把监管对立化,甚至抱怨监管的硬约束在根本上阻滞了金融业务的发展和创新,于逻辑、于现实都很难讲得通,且显失公允。
该文表示,可以比较肯定地说,在现有的社会背景下,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来自外部的监管和约束,不会有本质性地放松,而且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监管将更有效率。只有在有效监管的框架内,金融业务的发展和创新,才有可能,才有足够的拓展空间。
10月31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会议指出,当前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快速发展,必须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既要鼓励创新、弘扬企业家精神,也要加强监管,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有效防范风险。监管部门要认真做好工作,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
11月1日,《金融时报》发布《大型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与监管》一文。文章指出大型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带来的问题和风险:垄断和不公平竞争、产品和业务边界模糊、信息技术可控性稳定性风险、数据泄露与侵权风险、系统性风险。
文章认为,若大型互联网企业大量开展金融业务,但却宣称自己是科技公司,不仅是逃避监管,更容易无序扩张,造成风险隐患,不利于公平竞争,也不利于消费者保护。建议通过立法、制定补充细则等手段,延伸和扩充现有监管法规体系。
11月3日,《经济日报》发表《金融科技不能“单兵突进”》一文,指出无论是过去要蹭互联网金融热点改名的A股上市公司,还是近期要蹭数字科技改名的少数金融公司,都应停止对热门新概念的盲目崇拜,静下心来认清自身业务本质,扎扎实实做强主业,认真思考金融创新和金融安全的关系。
当天,蚂蚁集团宣布暂缓上市。
据腾讯新闻《一线》通过蚂蚁集团相关人士获悉,11月3日晚间,蚂蚁集团执行董事长井贤栋当晚连夜召集集团内部中高管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上提及到“暂缓”之后,保守估计蚂蚁重新上市的时间要被推迟半年左右。
公开资料显示,蚂蚁集团起步于2004年成立的支付宝。随着其成长为3万亿元规模的中国第一金融科技企业,业界颇为关心其何时将启动上市计划。
据《电商报》报道,早在2014年10月,阿里将旗下的支付宝、支付宝钱包、余额宝、招财宝、阿里小贷、网商银行等业务整合为一体,并更名为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时,市场上便传出消息称,蚂蚁金服已经在为上市做准备工作。
从2014年更名开始,蚂蚁金服上市传闻不断。2016年,蚂蚁金服完成B轮45亿美元融资,估值约600亿美元。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蚂蚁金服上市一事目前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但未来一定会上市,内地和海外市场都是不错的选择。
2018年3月,有媒体指出,从多个核心信源获知,蚂蚁金服已经启动Pre-IPO轮融资,融资完成后,市值将超过1000亿美元。蚂蚁金服回应:没有上市时间表,对市场传言不做评论。
2019年3月,针对有媒体报道蚂蚁金服正在筹备科创板,蚂蚁金服回应称,一直在密切关注。目前,没有上市时间表。
今年1月,据腾讯新闻《一线》报道,蚂蚁金服计划A+H两地同时上市,其上市团队已于近日开始在港接触部分机构投资人。中金以及瑞信实际为其提供上市前期的服务有一段时间了,并已经做了不少准备工作。
直到今年7月,蚂蚁金服更名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外界视为上市前的最后准备。
7月20日,上市传闻尘埃落定。蚂蚁集团宣布,将启动在科创板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从8月24日正式提交IPO招股说明书,到9月18日正式过会,蚂蚁集团科创板审核仅25天。
来源 | 镭射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