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雷军的“风口论”被广为流传,“追风口”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企业和投资界共同的“潮流”。毕竟一旦风口过去,则意味着这个行业大门已关,不会再有新的玩家进入,即使进了也不会被看好。
提到网络安全,给人的感觉这似乎已经是“古典互联网”的事情,风口早已过去,尤其是企业级市场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片红海。令人诧异的是,火绒安全,这家知名度似乎并不是那么高的企业却在近日发布了自己的企业版产品,与国内外许多知名安全企业正面“掰手腕”。这家“不走寻常路”的企业究竟有着怎样的底气?它的入局又会对整个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当需求激增撞上创新停滞:安全市场呼唤“鲶鱼”
时间倒回至十多年前,国内互联网还处于高速上升时期,广大网络安全厂商也远没有现在这般体量,彼时,无论是C端用户还是B端用户最贴切的感受就是网络安全软件真正帮助用户拦截垃圾信息,保护上网环境。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随着2009 年“免费杀毒+流量变现”模式兴起,颠覆传统模式的同时,很多网络安全厂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劫持流量的“元凶”,商业化、变现、羊毛出在猪身上让狗买单的逻辑等成为很多安全公司在做的事,这也使得一些安全软件看起来就像是拿着“尚方宝剑”的流氓。
“每一个英雄在杀死恶龙之后,看着恶龙身下的珠宝,都会慢慢长出鳞片、尾巴和触角,最终变成恶龙。”
关于“英雄变恶龙”的转变在如今人们也已经见怪不怪,很多走了太久的人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出发,这也使得当市场需求急剧扩大时,那些忙于做流量的安全厂商们却傻了眼。
去年上半年发生的两次全球性的勒索病毒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而且随着越来越多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以及物联网应用爆发式增长,企业所面临的网络信息安全风险成倍放大;前不久,Facebook发生的大规模信息泄露事件也反映了企业对于网络信息安全需求已经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
企业级市场对网络安全软件的需求量大大提升,但人们却失望地发现,当前很多网络安全公司发展滞后,远不能满足当前网络安全需求,很多安全厂商使用国外的设备却无法满足国内企业的本地化需求。随着信息安全事故愈演愈烈,广大用户对安全软件也产生了信任危机。
平时看似吊咋天的杀毒软件,为何突然之间就蔫了那?
在笔者看来,国内很多安全厂商同时生产安全软件和普通软件,那种即当裁判又当选手的厂家,早已经背离了产品的原始初衷,过度的精力放在了流量上面,却忽视了主营业务网络安全的创新和发展。这也是为什么企业安全产品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但它们的产品及功能却根本没有解决用户的痛点,面对全球网络安全技术发展滞后的现状,一款易于布署并且真正能够解决网络安全技术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