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安法》确定了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即将于2021年9月1日生效的《数据安全法》确定了数据安全审查制度,这对于“墨迹天气”们来说将是又一道“催命符”。在数据安全审查制度的配套立法出台后,能否在此前及时开展合规安排是一个重要问题。
即便做到合规之后,这些工具类产品曾经埋下的“地雷”所炸出的“深坑”,同样令人头疼。
墨迹天气创始人兼CEO金犁曾经表示过,墨迹天气未来的B端收入要占50%。to B是个好的路径吗?
确实,企业级客户拥有和这些工具类产品更加对等的实力,在采购中会更加谨慎理性,在博弈过程中对企业数据拥有更好的保管措施,不会轻易将自己的数据泄露给第三方,减少数据安全问题。
但是对于墨迹天气来说,却牵扯到了一个专业性问题:不了解行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就做不出接地气的解决方案。
比如墨迹天气方面很早就与外卖平台展开合作,只不过从一般旁观者的视角下,借助墨迹天气做好准备,雨雪天送餐就不会有困难?用户就不会给差评了?气象服务给人的感觉似乎仍是一食之无味弃之有肉的工具。
再比如和天气有关的智慧农业,绝对是靠天吃饭的代表。但有数据显示,在三产中,数字经济在农业中占比仅为7.30%,原因在于传感器、物联网设备,投入大,维护成本高,而农业收益以及附加值相对较低。而且智慧农业是个烧钱的领域,依靠农业恐怕很难在短时间为墨迹天气带来经济效益。
无论2C还是2B,“墨迹天气”们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去工具化”征程,如今似乎重新回到了起点,擅长预测的“墨迹天气”能预测到自己的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