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学习直通车,也在纠结新店是否适合开直通车,还发了一篇求知帖,也有不少朋友不吝赐教,学到一些东西。不过,今天看到这篇文章,心里又凉了一大截……双十一期间1的商家占了90以上的交易额,真是这样吗?现在想的不是适不适合开直通车的问题了,而是要不要继续做淘宝了……
导读:互联网格局瞬息万变,800万淘宝店主再次遇到了生存瓶颈,这种心情就如同当年他们开淘宝店铺之前一直犹豫是否需要自主创业一样纠结。更糟糕的是:当年遇到的是发展瓶颈,现在却是在为生存堪忧!
曾几时,淘宝不知道圆了多少中国人的“创业梦”,使无数“草根”走上了自力更生的道路,实现了经济独立。不错,我承认自己的渺小,但你不能否认我的梦想。又不知道有多少人从小小的“淘宝店主”做起,摸爬滚打丶勤勤恳恳的做成了电子商务的佼佼者,富足又踏实。
而现在,互联网格局瞬息万变,800万淘宝店主再次遇到了生存瓶颈,这种心情就如同当年他们开淘宝店铺之前一直犹豫是否需要自主创业一样纠结。更糟糕的是:当年遇到的是发展瓶颈,现在却是在为生存堪忧!
1800个广东卖家放弃续约天猫,只掀开了问题的冰山一角。截至目前,800万淘宝店铺,真正能赚钱的已不足30万;6万多天猫商家,能做到保本的不到10%;双十一期间1%的商家占了90%以上的交易额……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矛盾?
我们先来做一个量化分析,当年很多人之所以放弃“实体店”去开“淘宝店”,就是因为它成本低,现在这种论点还成立吗?
假定某产品的出厂价是40元,现在以120元的价格在天猫上出售。猛一看这利润有200%!这在消费者眼里这简直就是“奸商”啊!马克思的《资本论》说有商家利润有100%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了,但在天猫上呢?请看下表:
表格中例举了该商品天猫上产生的“硬性”种和“软性”成本。当然数字有一定灵活空间,但绝没夸张(网上已经有很多详述,这里就不一一讨论)我们用利润空间(80元)减去“硬”成本(57.84)再减去“软”成本(27.84元),还亏5.68元!这还不包括库存产生的“隐形成本”。如果想赚钱,就要从这这些环节去节省。诸位商家,你觉的以上天猫哪个环节是可以商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