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无论是游泳比赛用到的3名场边裁判,还是百米赛跑终点的24名计时员,都已经永远退役了。
然而,比赛成绩评定有两类,一类客观,一类主观。谁跑得快谁跑得慢,有客观的明确结果,换个裁判结果不会发生变化;谁跳得好,谁跳得不好,评判更主观一些,换个裁判结果可能大变。
换句话说,机器只能计算快慢,无法计算优劣。
所以直到今天,真正在奥运会/冬奥会赛场由技术代替真人的评判体系,都是那些用来评判拥有主观结果的比赛。而跳舞、跳水、花样滑冰这种比赛,真人裁判依然绝对主导结果。
北京冬奥会试验田 AI裁判场外大显身手辅助判决
如前文所述,AI裁判似乎对主观类比赛无能为力?也不是!今年的北京冬奥会是一块试验田,提供了一个各类技术大显身手的舞台,AI裁判已经有了诸多实践突破。
虽然正式比赛不好引入AI裁判,但是在测试赛、场外评判中,就可以让AI裁判大显身手了。
我们知道,在冬奥会正式比赛开启之前,有一个冬奥会测试赛。在已经举行的冬奥测试赛中,AI裁判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在自由式滑雪、花样滑冰等技巧性项目中,AI评分系统通过捕捉、记录运动动作,根据基础标准进行评分。
这种基于数字化和3D技术的AI裁判,可以克服高度、光线等复杂因素,捕捉在运动员的细微动作,通过回放和分解动作,可以看清技术表现细节,对运动员的整体运动轨迹进行实时追踪帮助可视化评分。
据悉,这套系统有两个版本。花滑自研AI辅助系统1.0版本推出时,能够通过平面视频判断运动员动作,抓取人和人之间的互动;在2.0版本中,这套辅助系统将能够通过人像捕捉,分辨运动员重合的场景,以3D形式呈现和评分。
还有我们之前提过的百度公司,百度智能云通过“3D+AI”技术打造出“同场竞技”系统,将单人比赛项目变成“多人比赛”,实现了冠、亚军比赛画面的三维恢复和虚拟叠加,方便观众通过一个赛道看到不同选手的实时动作。
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对运动员动作进行量化分析,将滑行速度、腾空高度、落地远度、旋转角度等一系列运动数据与原始画面叠加起来。这解决了高速度、高难度动作还原的难题,普通观众都能轻松看懂冠亚军之争。
公开消息显示,这类AI系统已经在跳水、乒乓球、花样滑冰训练中使用,发挥了“AI教练”的作用。
当然,考虑到各种限制因素,中国花样滑冰协会的“花样滑冰AI辅助评分系统”和百度的“3D+AI”技术最终并没有在冬奥赛场取代真人裁判,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具备了取代真人裁判的可能性。
这一届北京冬奥会,就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可能性。
写在最后:我们可以大胆期待一把,经过这届冬奥会的测试和场外检验,AI裁判或许会在下一届奥运会上正式进入赛场。
取代真人裁判不大可能,但至少可以辅助真人裁判,帮助真人裁判看清每一个细节,减少不必要的误判、错判。AI裁判+真人裁判结合,或许会是未来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