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许多行业发展的印象中,早期融资的投资投资方多为VC,但到了E轮,则呈现出不同的情况。由于E轮企业数量少、轮次靠后、金额较大,投资人通常也会比较谨慎。况且,结合现在的资本环境来看,似乎大环境也并不是那么的友好,融资难度太大。尤其是对于柔宇科技这样一个非常烧钱的行业,资本可能也会更加谨慎。
除此之外,从早期投资人和创始团队的角度来看,多轮融资过程中创始人的股权不可避免会被稀释,越往后,早期投资人的利益能否得到保证呢?这或许也会引发投资人的关注,柔宇科技可能也需要给投资人一个交代。
此外,融资次数看起来挺多,从具体金额上,咋一看确实不少,但结合柔宇科技所处的行业来说,这点钱可能真的不够。在此之前,关于柔宇科技的介绍上,柔宇称自己公司柔性屏背板及基板技术在行业里具有一定领先地位,具有产业化生产潜力。可以说,量产是其获得高融资的关键,也是未来需要给二级市场证明的东西,可量产所需要的厂房设备投入有些过于高,对企业会带来一定的资金压力。
柔宇不可能单纯的用风险投资的模式来做模式如此重的领域,否则,其后续持续能力上可能会捉襟见肘,选择上市倒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从行业竞争的角度来看,只说技术本身,或许尚未爆发,但考虑到行业竞争环境,柔宇选择现在上市也无可厚非。三星、华为、
OPPO、小米等主流手机厂商纷纷布局折叠手机。一些汽车厂商也融入柔性屏技术,现在看起来正处于一个爆发的节点。此外,还有京东方、深天马等企业早已开始投建第6代AMOLED生产线,中国面板产业开始跻身柔性屏军备竞赛领域。
从事柔性屏研发的企业有些过于多了,而柔宇目前似乎还是只有“第一款折叠手机”更具有噱头性。如果真等到折叠屏开始爆发,到时候柔宇能否分多大蛋糕呢?那时候上市可能不仅不会“长肉”,可能还会“掉膘”。
征服二级市场,柔宇还需要做些什么?
在过去一级市场,柔宇科技的故事似乎备受各大投资机构青睐。我们能够看到此前柔宇的几轮融资中不乏一些国家队的身影。那么柔宇科技上市消息为真的话,要想取得令人满意的市值,它需要做些什么呢?
事实上,从估值的角度来看,从来没有什么真正可循的估值方法论,任何形式的估值说起来都有一套标准,但也都有局限性和不足。况且近年来,很多排队上市的新经济企业不少,但投资人有时候在估值上非常谨慎,有时候却比较包容,这些因素可能并不是柔宇科技能决定的,柔宇要做的,其实就是想方设法让二级市场感受到自己的发展确定性。如何增加确定性?一是量产,二是场景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