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反过来看,也可以说:在如此不利的经济环境当下,中国还是出现了一批营收动辄30--50%的民营科技企业,这不恰恰反应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以及中国营商环境土壤的优越性吗?
这么说,似乎也很有道理,但这种观点只顾及A和B却忽略了经济的大局。如果说在过往几年大家都赚钱的前提下,有个别企业特别冒尖,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健康的共生关系。而现在,大家中的很多都不赚钱了,还是有个别企业特别冒尖,这就不正常了。
那这种不正常是怎么发生的呢?用小说《三体》里话说就是“低维打高维”。BAT们通过平台和技术手段,进化成了更高维的物种,而大部分的企业还停留在低维的状态。这在统一的大局内,必然造成了发展的不平衡,甚至完全两极分化。透过我文章开头提到的两组数据对比来看,这种两极分化正在加剧。看起来这对高维有利,但高维来自于低维,低维没有了,高维也就无法存在。
那又该如何解决这种不正常呢?是让少部分阵营的高维去降到低维,还是让处在大部分阵营的低维升级到高维呢?当前的经济问题众所周知,经济问题的原因也众所周知(这里我不想谈技工贸和贸工技的争议了),如果我们透视经济大局,这两种方案都不对。
正确的做法是既不引导高维降低维,也不限定低维升高维。而是遵循当前的大局客观状况和客观规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最少5--8年)承认低维的主导和中小地位,认识到高维的辅助作用(当然这里的辅助作用也是战略作用,不能当做一般的辅助性看待),高维配合低维应当是我们经济脱困和发展的主要方针!
至于低维和高维的主次位置何时转变,这同样需要看全局发展,关键在于我们的被动地位转化为主动地位。这些因素包括内在和外在的(当然内在因素更复杂,但更重要),包括中美贸易大战的结束或者胜利、我国芯片和系统、机床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各国关系的变动等等,有机会我会单独开一篇文章来讲。
写在最后:总之现阶段,阿里、腾讯、百度、京东、苏宁等这批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是无法代表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的。如果由他们的发展水平、效率,来佐证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效率,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乃至做出相应的政策和产业策略布局,那就是不负责任的放卫星了。严重的形而上学,脱离实际情况,只会让我们的经济雪上加霜。
我很担心,如此下去,如不贯彻正确的方针,用不了几年,BAT们和中国经济其他经济体的依存融合关系,会变成冲突乃至斗争。我希望这种局面,能够避免。
PS:本文作者丁道师,关于本文所述观点,欢迎来信探讨,微信:dingdao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