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多多国际”正式上线。
正式立项时间没有多久,拼多多却非常出人意料的把跨境电商业务经营的十分红火。
自今年4月正式上线以来,拼多多全球购的成交额保持着100%以上的月环比增长,其中,进口母婴、进口美妆等部分类目的月环比增速超过200%。
截至目前,已经售出了超过300万罐进口奶粉,5万台任天堂Switch游戏机,以及120万件进口美妆产品。另外,拼多多已经与全球600+一线品牌和保税供应链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在本月上旬的第二届进博会中,拼多多定下的目标直接飞上了天际。
其全球购负责人表示,未来3年内,拼多多将引入10000个国际顶尖品牌,培育超过100个年销售额过千万的进口品牌,实现以跨境直邮和保税商品为核心的全球购业务年销售额超过2000亿元。
拼多多的强势崛起,让亚马逊非常重视。在近期高调宣布在拼多多正式开店,并和其联合打造“真黑五”大促活动。
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是拼多多在“新品牌计划”之后,另一个可能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大动作。
现在搞的跨境电商主要做的是进口,让质优价好的货品“走进来”,未来会不会带领一众品牌“走出去”,开拓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写在最后
众所周知,拼多多这家公司并不复杂。在2016年和拼好货合并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2017年一季度之后的拼多多只做在线销售服务平台。
然后在一片“消费升级”的狂躁喧嚣声中,不断耕耘下沉市场这片从未被过多关注过的肥沃土壤。
拼多多的崛起毫无疑问依靠的就是下沉市场。但“发现”下沉本身,依靠的又是什么?
是拼多多对所有消费者一视同仁的尊重,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切实关怀和深刻理解。
所谓“流量”,本身就来自于消费者作为人的需求。尊重人,理解人应该是市场的根本法则,但做到这一点的实体很少,拼多多是少数之一。
目前,拼多多的处境比较微妙,下沉红利眼看就要见底,在即将要迎来的存量博弈时代,拼多多并没有多少明显的竞争优势。
反而支付、物流、云服务这些基础设施方面的劣势比较明显,这些实实在在的劣势,肯定会在之后的博弈中掣肘拼多多的表现。
如何衡量拼多多的“战略性亏损”到底值不值?在存量时代,拼多多能不能演绎好“流量”思维?
这两个问题答案的偏向性,与投资者对拼多多理解和信任紧密相关。
文,蛇眼财经记者/程祥,公众号ID:sheyanca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