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不管是不是因为监管层屡次敲打头条,在舆论环境中头条系一直没有过于光彩的形象,从以前的图文信息流“信息茧房”,到现在抖音被批过于浪费时间,头条系庞大的流量一直没能拥有正面的评价。
在不断的舆论攻击中,如果成功给自己戴上弱者的帽子——“咧,你们看,我又被大佬欺负了,大佬还不理我谈都不和我谈”,将有可能翻转自己的不佳的舆论印象,毕竟,人们总是更容易同情弱者,并认为它们无辜、要受到善待。
3、“战术”悲情牌好使,但要警惕变成“被迫害妄想症”
打悲情牌与强调弱者身份相似,但又不太一样,前者更倾向于舆论攻守的“战术”,后者则是“战略”。
如果抖音发布的两个声明,或者之前更多撕逼中发布的声明,都是那种狂喷疯怼的模式,上来就破口大骂,或者引经据典长篇辩驳,一旦一些用词不当,容易被抓住破绽反怼。
打悲情牌的好处是,不用太怎么举例事实,只说自己多惨(例如“抖音的朋友们,对不起”),让看客们自行发散和联想,有姿态就行。尤其对抖音这种本就多有负面的平台来说,这种玩法更为稳妥。
只不过,从普通的心理学角度,一个人要是老说自己悲情,是有可能真的觉得自己悲情,从而陷入“被迫害妄想症”,看谁都想害自己,反过来又加剧与外界的对立。这种舆论战术需要慎用。
互联网规则从未变过,谁也不欠抖音的
从微信的角度看,封杀抖音新用户登录权限的决绝,或源于它厌倦了互联网过去给自己的定位,连回怼抖音这件事都懒得去做了,管你做不做弱者,不再同你打交道。
一个产品的定位发生变化,围绕它的某些看法,其对错性就可能完全翻转。
微信封杀抖音外界出现diss微信的声音,根本上是因为多数人在11亿用户、人人都有微信号的背景下,自然而然把微信当做了互联网的大马路,是基础设施般的存在。
只不过,这种定位是我们封的,不是微信自己承认的。
从最普通的商业规则角度,每一个产品都有自主决定其产品行为的权利,如果用户不满,用脚投票即可。在商言商,谁也不高尚,张小龙只说微信要更好地连接用户,从来没说过微信是互联网的公共汽车。
在既有的互联网规则下,微信封杀抖音正常,它即使封杀所有外链也正常,只不过这样会导致自己的用户不满,它肯定不会去做罢了。
基于完全的开放性和无限的创新可能,互联网可能比人类社会更讲究“人人平等”,微信不高于抖音,在用户的自由选择面前,它们一直是处在平等的地位。既然如此,为什么抖音就一定有权利享受微信的新用户登录权限,为什么抖音一推出多闪就非得借着微信的渠道去扩充用户量呢,微信并不欠它的,从没有人说后进者一定要享受先行者的资源。
回过头来看,抖音说“企业之间不要为封杀找借口”,这句话其实是十分正确的,封杀的确不需要什么借口,大家都是平等的产品,在商业规则下封了就封了,仅此而已。
那么,抖音是不是也该默默认可现实,停止一再地声明、做“弱者”,花精力多想想办法在其他途径上获取增量。在这个充分自由的互联网,只要你做得够好,没有微信又何尝不可。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完]
螳螂财经(微信ID:TanglangFin):泛财经新媒体,重点关注上市公司、Fintech、区块链等财经金融领域。 《财富生活》等多家杂志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