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笔者看来,美团早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产品矩阵体系,并且联动一众合作伙伴,打造的闭环体系既能在体系内通过不同节点为用户提供服务,又能跳出闭环,在开放的平台效应下,为用户提供多元服务。
就以在线订餐为例,除了直接点击外卖APP,现在用户还能通过美团APP、大众点评APP、手机QQ、微信等平台实现在线订餐,几乎覆盖了生活和工作的主要环节。
“吃经济”线上+线下双冠王 美团凭什么?
随着food战略平台的稳步推进,关于“吃”,美团取得了线上+线下双冠王的地位。
首先是线下到店餐饮部分,美团早在2012年前后就确定行业领先地位,这是美团立足的基础和根本所在,至今我们打开最新的美团APP,“美食”类目依然放在最核心位置。
线上部分,也就是美团外卖也已经成为行业第一。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美团外卖、饿了么和百度外卖的交易额占比分别为59%、36%和3%,外卖市场正逐渐形成“631”格局,与此同时竞争外延,外卖服务渗透到更多生活领域。
那么,美团凭何成为“双冠王”,背后驱动力是什么?
①技术驱动!
美团首先是一家技术公司,然后才是O2O或者本地生活服务提供商,因为一切的服务落地,都离不开技术的驱动。美团点评公司五万多人,其中一万多技术人员,占比超过20%以上。
截止今年初美团专利申请量已超过1000件,专利授权数量接近400件,专利布局涵盖餐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个技术领域。招股书也显示2015--2017年,美团研发投入为人民币12亿元、人民币24亿元及人民币36亿元。这些数据,均在行业取得领先地位。
技术的投入让美团的平台能力得以赋能到具体业务,比如美团向商家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精准在线营销工具、高效的实时配送基础设施、基于云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聚合支付系统、以及供应链和金融解决方案,帮助商家降本增效。
再比如美团外卖通过智能技术的研发落地,智能配送调度系统每天匹配 50多万外卖小哥,并且基于海量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确保平均配送时长不超过28分钟,创造了行业奇迹。
②规模驱动!
美团点评已建成并运营着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即时配送网络。2017年4季度,日均活跃配送骑手数量约53.1万人。2017年,通过自有配送网络完成了约29亿单配送,占平台全年即时配送交易的70%以上。
美团拥有3.1亿交易用户及 440 万活跃商家提供服务,业务覆盖全国 2,800 余市县。
这些枯燥的数字背后,是美团规模效应能够发挥效益的体现所在,同时也因为数据规模的发酵,得以让美团在AI、大数据领域的研究有了广泛的样本,进而代表行业持续升级。
③渠道驱动!
美团的渠道落地能力很强,当年能在千团大战胜出,很大一个因素在于建立了能够覆盖全国主要区域的渠道体系,以及支撑渠道发展的一支“铁军”队伍。
到了今天,美团在线商家数量约550万,涉及电影票、酒店、景点门票、亲子、KTV、结婚等众多品类,这些品类的丰富也拓展了美团渠道的维度和广度,得以让美团产品成功的方法论不断的复制。
从娱乐互联网到O2O互联网 未来该何去何从?
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在9月6日美团高管回答记者提问的环节中,王兴表述了一个观点:包括中国在内,全世界互联网行业历史就是一个O2O的历史!
这种提法着实新鲜,因为在此之前,我们普遍认知过去的互联网是“娱乐互联网”,而现在的互联网是“消费互联网”,未来的互联网将是“产业互联网”。
王兴提出这一论述的依据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新浪、搜狐、网易、雅虎等把传统新闻从线下变成线上;然后淘宝和京东等把集市从线下放到线上;58和赶集把原来报纸分类信息从线下搬到线上,由此看出整个互联网历史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各行各业逐步O2O,线下到线上的过程。
同样,我们透过美团的发展历史来看,也是一个通过技术手段,构建移动互联网平台,把商家和消费者从线下+线上连接的一个过程。美团旗下的外卖平台乃至优惠团购、电影票、酒店、旅游等等产品莫不如此,甚至就连美团收购的摩拜出行,也是一个O2O服务平台。
让所有餐厅上网,所有消费者可以在网上订餐对于美团来说这是大food战略中的一个环节,纵观这几年美团的发展和扩张路径来看,未来美团是要把整个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环节,全面的拥抱O2O,并且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行业领先。
写在最后:不难预期,随着美团在“吃经济”领域的持续布局,最终也反馈到资本层面的表现。2018年下半年,美团很有可能带领中国科技股,一扫行业上半年的霾态,走出亮眼的曲线。
PS:本文作者丁道师,关于本文所述观点,欢迎来信探讨,微信:dingdao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