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补贴政策的成效是显著的,据拼多多2019年Q3的财报显示,拼多多平台活跃买家数达5.363亿,较上一季度增加5310万,创上市以来最大单季增长。不仅如此,通过“百亿补贴”,拼多多还在“用户购买频次”和“用户购买的客单价”这两大关键指标上实现了提升。
财报发布后,拼多多CEO兼创始人黄峥在随后召开的分析师电话会议表示,当前人们对低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的讨论已经没有意义了。
“破圈”曾是拼多多在2019年的关键任务,现在来看,经过一年的努力,拼多多已经在一二线城市落地生根,成功实现了“破圈”。
技术强化供需生态建设,用户信任持续加强
“百亿补贴”不仅提升了拼多多平台的品质认知,也大幅提升了用户体验。
拼多多用户体验的提升,要归功于平台在消费端和供给端两个方向上构建起来的强大生态。
在消费端,拼多多凭借“百亿补贴”+“新品牌计划”的策略组合掀起了一波前所未有的消费新浪潮。它用优质和低价的综合优势,赢得了一二线城市消费者的高度信任;而在供给侧,拼多多从2018年开始就着力于供应链的重构,通过对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改造,彻底提升产品品质,以及对细分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在工业制造品方面,拼多多依托C2M反向定制模式实施的“新品牌计划”,为消费者提供了质优价美的品牌定制商品;在农产品方面,则成立了“拼农货”、“多多大学”、“扶贫专项组”等三个团队,致力于投入中国农产品上行体系建设。在平台“天网”、“地网”体系的支撑下,国内农产区尤其是边远地区农产区的生产与流通效率持续提升,贯穿中国城镇和农产区的“超短链”已经初具规模。
强大供需生态的建设背后,是拼多多持续的技术创新投入。据财报显示,2019年拼多多全年研发费用为38.70亿元,较上一年同比增长247%,平台研发费用占收入比达12.8%,远高于互联网行业平均水平。
在拼多多的业务版图中,从百亿补贴的精准投放,到新品牌计划C2M反向定制模式的用户画像制作,再到“天网、地网”的农货“超短链”建设,都高度依赖大数据平台的态势分析,以及AI人工智能技术平台的资源动态分配。而拼多多在这些“黑科技”上的投入向来是不遗余力的。以农货“超短链”建设中的“农货中央处理系统”为例,就是依托大数据和AI科技,来高效地实现对滞销和交易受阻农货市场节点的实时判断,以及对资源的精准投放,从而为整个供应链环节提效降本,实现消费市场与供应端最适合的对接。
积极的技术创新投入为拼多多的用户和商户提供了可持续的发展动力,也让用户和商户越来越信任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