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性:用户需求的分散性,可以用另一个词来代替,那就是碎片化。包括消费主体需求的碎片化,消费客体内涵碎片化,以及消费场景的碎片化,这些碎片化让市场需求的确立变得更加复杂难弄懂。
*透明度:B端与C端的透明度,这一点也包含了上一条分散性的一部分,是指B端对于C端,C端对于B端这两方面的透明度。过去电子商务的发展实际上是种模式创新或者说是渠道创新,解决了商家与用户对接的信息不对称,但要想深入了解,单靠模式创新是走不通的。
下沉、连接、裂变:“技术+模式”齐发,打通信息流通的“任督二脉”
用户需求的时效性和精确度如何把握?产品和服务设计的灵活性到底能达到什么程度?
事实上,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包括服装产业在内的零售产业影响颇深,让时效性、精准度、灵活性的实现成为可能。
传统零售的基本模型是B2C,是以企业为中心进行商业活动,企业生产商品、零售商进货在前,销售过程在后。而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等新技术驱动下的新零售更强调借助数据分类找到不同的细分需求,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决定生产量、进货量,即C2B,以用户为中心来决定企业。技术的发展和用户信息的数字化正在改变整个服装产业链和价值链。收集和分析的客户信息可用于定制服装的风格、大小和一般适用性。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服装产业其实属于[半标准化产业]。时尚女装由于其更多追求时尚的设计感,对于版样的要求变化比较多,用面料和辅料比较多,工艺也复杂。而童装,虽然也相对标品,但身材数据时常波动,其采样成本就无法做到降低。品牌商无法事先在消费者需求没有边界的情况下设计他们想要东西,这就更强调B端与C端信息的及时流通,只能挖掘具备潜在需求的人,而不是所谓的定制化。
因此,对最终客户的管理和收集与他们有关的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并有可能改变整个价值链,从确定用户的消费需求到精准投放。其中的关键在于两个环节:一方面是连接,一边连接品牌商,一边连接下沉的渠道;另一方面失效率,通过与使用新零售技术有关的关键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信息的收集和反映。
而在连接这一方面,社交电商应该是当下渠道下沉最明显的一种模式,效率提升显而易见。社交的强关联、强互动,让用户需求以及变化得到最快速的反馈。在恰当的场景与合适的对象,用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实现连接。
在这一方面,拼多多在解决农产品提供了一条不错的思路,虽说拼多多原先假货问题为人诟病,但能发展到今天这体量终究是有其能够成功的因素的。
拼多多的特点是什么,少SUK,高订单,短爆发,通过帮助生产商通过“现象级”爆款迅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当然,拼多多做服装去库存似乎行不通。拼多多的成功思路不错,但其“货”的特征有三点局限:其一,农产品其实相对标品,其二,数据相对稳定,不像服装那般容易改变;其三,产品相对高频。再加上盯准的是五环外的人群,与服装产业不是特别搭。不过话虽如此,有道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此成功经验基础上,做出更适应服装去库存的相关调整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例如近两年频繁被人提到的爱库存,强调“匹配模式”,一面是S2b2C模式创新,将库存、分销商以及消费者连接一起;一面是平台算法以及大数据分析快速挖掘需求并投放,在架构与思路等理论的角度来看是没什么问题的。只不过作为年轻品牌,供应链可能会是它最大难题,作为强调[网络效应]的今天,供应链实力与用户是成正比的。因而近段时间,它也在积极搭建供应链、品类、仓储等基础设施。有了探路者的经验,在此之后,清库存领域又涌现出了不少模仿者,服装清库存这一新兴产业也逐渐火热起来。
当然了,彻底消灭库存的话根本不可能。新零售并不能完全消灭库存,它的本质应该是库存通过供应链、场景和人的重塑,即“人、货、场”的重塑,去实现清库存的效率提高,通过提高人与货的信息流通问题,让库存问题不再成为危及企业生存的难题,或许这也是服装产业该有的正确姿态和产业链形态。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订阅号:互联网江湖,微信号:13124791216,转载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