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国外知名品牌积极拥抱Z世代带来的新消费趋势,国内品牌很多也在努力的转型。曾一度消沉的李宁受益于新改进的时尚设计,以及大量开办体验概念的大型店铺所带动,在2018年迎来逆袭增长,数据显示店效增长成为主要驱动来源。今年第一季度中,李宁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0% 至20% ;而电商渠道销售额则同比增长了30%至40。
网络原住民们才不会理会线上线下的区别,他们更注重的是品牌商提供的服务体验好不好。嗅觉灵敏的传统品牌顺势而为,如何让线下店铺更具科技感,将产品化繁为简渐成潮流,体验二字前所未有的被所有品牌商所重视,揭示了Z世代后消费时代的一种趋向。
线下巨头、线上巨头也在变化
2016年10月的阿里云栖大会上,马云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掀起了国内如火如荼的新零售潮。
抛开概念上的变化,新零售其实是零售线上线下巨头们寻求变革的一种共识。毕竟,网络发展至现在,已经不能再“特别”对待,早已是寻常事物。随着移动互联网网普及的深入,曾经横亘在线下线上那条差异鸿沟逐渐消失,谁的服务能更符合消费者的真实需要,谁才能收获用户的青睐,商业唯一不变得就是变化本身。
Z世代不仅精通网络,而且相比其他年龄群体更擅长识破虚假的宣传和引导,因此他们对自己的选择更自信,一方面体现在不会对不感兴趣的产品浪费过多时间,一方面也造就了他们“我想要的立刻就要”的消费行为特征。线上消费中他们可以快速的通过搜索、评价和资讯决定消费,整个购物过程时间极短。
据阿里研究院《进击,Z世代》报告显示,在Z世代的影响下,2017年的双十一食品行业呈现出全新的特点,“5分钟搞定满汉全席”成为这个世代对于食品的鲜明需求。这种购物选择中的迅速,无疑是Z世代区别于其他年龄消费者最大的不同。
这种区别不只存在于网购,Z世代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整个购物过程时间极短,逼迫曾泾渭分明的线上和线下零售巨头相互渗透,甚至催生无人零售店、无人货柜等新生业态遍地开花。如何能更快地响应消费者,使线上线下巨头们抛开概念上的成见,开启大规模的相互渗透。
不只是国内零售巨头大踏步转型,2017年末,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将全称“沃尔玛百货公司”中的“百货”一词去掉,加码线上追赶亚马逊。据沃尔玛2017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沃尔玛营收增速创下了近10年来的最快,,其在线电商业绩同比增长54%尤其引人注目。
沃尔玛的转型不仅是补足线上的不足,其利用实体店网络的优势,将传统的零售终端变成了“配货中心”,对实体店的退货流程进行简化,并承诺到店退货的顾客只需要30秒左右的时间就能完事走人。相比亚马逊需要通过邮递退回商品的模式,服务体验上实现大大的优化。
而美国线上零售巨头亚马逊则反其道而行之,2015年,亚马逊在西雅图开设了第一家实体书店,之后又开设了波特兰和圣地亚哥的两家书店。2017年亚马逊旗下的无人超市也开始试运营,成为国内许多无人零售店借鉴的对象。
亚马逊无人超市利用线上账户体系的优势,让顾客到店不需要排队,也不需要结账,只需进门扫码、拿了想要的商品就可以直接离开,购物金额会自动从顾客的亚马逊账户中扣除。就像沃尔玛以33亿美元收购电商网站Jet.com一样,亚马逊在去年也斥资137亿美元收购美国生鲜杂货零售商全食,全食超市旗下超过460家实体门店很好的补足了亚马逊在线下的劣势。
为我们更为熟悉的则是国内一众零售巨头们的“新零售”大战,国内,阿里巴巴、京东、苏宁、腾讯、万达等线上线下巨头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近年来阿里通过天猫、盒马、口碑、饿了么等多个业态,在全国范围内打造“新零售之城”。京东则要构建“无界零售”,而苏宁易购是将“智慧零售”进行到底。
新零售的蓬勃发展是顺应消费趋势,抛开概念上的不同,其实就是线上线下打破旧有的模式隔阂,把如何能够更快速的响应用户真实需求作为唯一发展方向。而这正是Z世代为代表的注重消费实质的新用户人群,为零售为商业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Z世代对商业的影响早已超越国界,他们互联网原住民的身份,即将成为未来消费主力的趋势,为已固化的传统消费思维带来了新的冲击。Z世代下,商业迎来了一次围绕新观念、新技术、新模式的巨大变革,虽然这并不代表线上线下融合就是商业的最终形态,但在可预见的时间里,Z世代将牢牢掌握消费话语权,他们所带来的“新”消费必然是大势所趋。
本文首发《石基商业评论》2018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