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些颇有感触的杂谈
1.企业战略最高境界是做减法
坤鹏论认为,人生中最难的是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
就像企业战略,最难的是不做什么,而是做什么。
企业战略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选择,尤其是选择不做什么。
实话说,讲故事就能融到资的过去养成了许多创业者一个坏毛病,好大喜功,做事情上来就要奔着全球第一,全覆盖,无死角,结果这样的战略一出,惊得手下兄弟暗暗自愧无能无力,不知该如何为老大这么宏大的理想开疆拓土!于是,投机者紧跟拍马屁,光说不做,实干者痛苦不堪,最终只能默默退出。
坤鹏论建议创业者,别先上来就抱着做平台的大理想,现在已经不是莽荒时代,有BAT们虎视眈眈,它们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而且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太多太多了,敢想的人数不胜数。
不过,敢想的不少,敢干的不多,如果秉承着Just Do It的单纯想法,先做业务再做平台,从一点突破,做通一点,然后再做另一点,三点未来成一线,水到渠成成平台。
2.智能音箱已在竞争路上,但它还是个孩子
暴风影音的冯鑫站对于智能音箱给出了警示:“巨头是可以贴钱的,一家需要两个音箱,一年最少5000万台,要想占有这个市场,首先要准备好3年烧掉15亿的钱。”
前些日子坤鹏论写了篇《亚马逊微软苹果阿里小米联想众大佬抢滩风口智能音箱,虽然它现在还有些智障》,结果打开淘宝一搜,我的天!智能音箱已经快满天飞了,有的已经低至199!
目前智能音箱三大流派:
一是以喜马拉雅“小雅”为代表的内容基因的公司,他们和“传统音箱”最为接近,但内容的智能播放提升了用户在聆听场景下的交互体验。
二是包括Rokid、出门问问、Broadlink等在内的“智能公司”,在他们的产品里,音乐内容只是众多功能之一,更多的亮点在语音交互、连接智能家居上。
三是小米、阿里、京东、联想等“大公司”,他们背后是有庞大的商业生态。
第一种是最好进入的,基本可以理解为声控互联网音箱,还不能称为真正的智能音箱!第二种其实无非是在第一种上增加了些功能,可以理解为声控互联网音箱+。
所以,第一种和第二种必然是个过渡货,可以在第一拨浪潮中赚点投机钱,但很快就会被淘汰!
3.别再提无现金社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