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金类垃圾信息激增
“恭喜!首期免息券已发送到您的**账户,最高可减免500元利息”“您已获得20元话费券领取资格,完成**试借,奖励实时到账,仅限通过此链接参加”“**邀您共享双十一预售盛典,点击跳转链接”……近日,北京商报记者手机就收到了各类电商平台以及互联网平台的营销短信,一般都是结合“双十一”大促,以利息减免、活动礼券等,吸引用户点击链接的方式参与。
另据工信部官网披露,近年来,“双十一”促销期间的营销类垃圾短信投诉呈现集中爆发现象,电商平台的相关投诉占比高达九成,且衍生出大量相关消费金融类垃圾信息投诉。特别是平台“默认”注册用户同意直接发送促销信息,平台商家利用平台规则漏洞发送营销短信等问题较为突出,明显侵害消费者权益。
除了电商领域外,针对目前市场上的短信营销乱象,一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其实不少金融服务类机构和互联网平台也存在相关问题。一般都是未经用户允许,擅自发送推广短信。更有甚者掌握用户注册信息,未经用户授权,就将用户定位营销目标,既破坏了隐私规则,又对用户造成了营销骚扰。
此外,一从业人士同样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确实有不少平台在金融短信营销过程中,存在用户隐私信息的传输及共享不规范,甚至在话术上存在夸大嫌疑等情形。
目前,不管是对机构还是消费者来说,短信营销已非常普遍,但要注意的是,未经允许短信营销,对用户也易构成骚扰,甚至会被诈骗分子利用,伪造电商短信来实施诈骗,不少消费者也直言“真假难辨”。
“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发送短信,既扰乱了电商市场秩序,也有可能在其中发生隐私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广州数字金融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未经允许发送的营销短信,容易对用户造成误导,让诈骗分子有机可乘,诈骗分子甚至会伪装成平台营销信息,误导用户,甚至实施诈骗。
实际上,北京商报记者在多次调查过程中,就发现有不少消费者通过营销短信下载各类山寨贷款App的案例。这些山寨贷款App产业链中,不乏一些专门伪造网贷系统的商家,以及营销短信群发团体等,主要窃取用户隐私、贩卖用户数据,甚至假冒知名平台联系用户索要手续费、担保费等。
监管放话全面自查自纠
针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营销短信扰民问题,监管正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