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包括腾讯、网易、百度在内的音乐平台都在使用浑身解数,来吸引我们的用户,力图通过多种产品组合的方式来满足用户需求。阿里方面也已经意识到做大音乐产业,必须在用户层面进行投入,所以通过内部信我们了解到秉承阿里文娱“富养女儿”的实业心态,阿里音乐将一如既往继续坚持在音乐版权方面长期、全面布局,加大获取优质版权作品的投入力度,推动全球音乐市场的繁荣发展。所以这一次阿里和腾讯的合作,预期说是巨头的强强联合,还不如说是用户需求倒逼之下的必然之举。
同样的,基于对5--6亿各类用户的深刻理解,阿里音乐借助阿里的大数据和智能分析能力,反过来又可以指导我们音乐产业的参与者制定新的发展方向,这些方向包括音乐类型的拓展、渠道的铺设、线上和线下互动体验以及相关IP衍生品的开发等等。
阿里的内部信虽然名为内部信,但其实早已经成为行业风向标,这几年阿里通过内部信的方式,放了一个个大招!通过这封内部信,我们不难看出,阿里要用更大的力度来投入到阿里音乐,从产品到运营再到曲库等多个层面提升用户体验。尽可能的通过平台价值,多方合作,让不同用户能够享受到差异化的服务。
跳出音乐看阿里音乐 联动大文娱如何赋能产业
在语嫣发出内部信后,有人和我探讨一个话题“广积粮 ,不筑墙的阿里音乐,目前没有取得行业领先地位,凭什么构建行业基础设施,赋能产业呢?”在我看来,阿里音乐早已经不是我们理解中的“音乐产品”,而是一个可以联动阿里大文娱乃至阿里巴巴集团资源和平台的新物种,这个物种通过音乐、游戏、影视、文学多种文本进行纵深拓展,并且到了一定程度和阿里的老牌电商业务结合,发挥更大的价值。
众所周知,阿里音乐背后的阿里大文娱版块包括阿里影业、合一集团(优酷土豆)、阿里音乐(虾米音乐等)、阿里体育、UC、阿里游戏、阿里文学以及数字娱乐事业部(天猫盒子等)。现在阿里正在把这些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且正如语嫣内部信所言,通过阿里的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等优势,把这些能力开放出来,为行业探索创新的模式,并且为用户提供优质的视听体验。
目前仅仅成立2年多的阿里音乐已经开始这样的尝试,比如近期火爆社交网络的“黑豹乐队保温杯”事件发生后,趁着黑豹30周年演唱会,阿里音乐就进行了音乐衍生品的尝试,由阿里授权宝撮合虎牌保温杯冠名,门票由阿里大文娱旗下的大麦网全网发售并售罄,乐队主唱在虾米趴间与铁粉见面,优酷和手机淘宝与演唱会同步直播,这次多种文本的跨IP合作,让黑豹乐队这个老牌IP再次焕发新生,重新在互联网时代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在这次尝试过程中联动了至少包括授权宝、阿里电商、大麦网、优酷以及第三方的保温杯品牌等多种服务和产品,而这个案例就是阿里音乐协同阿里资源和服务的价值体现所在。未来如果这套体系得以标准化的运作,并且打通影视制播、演出、艺人经纪、电商盈利等等环境,
那么无数的明星艺人将会通过阿里音乐搭建的“基础设施”,重新找到符合自我定位的发展新道路。而从更长远的未来来看,明星艺人要想触达我们当下的互联网年轻用户,还就得拥抱这种泛娱乐时代的新平台。
阿里和腾讯的合作只是开始 更大的基础设施平台正在构建
很多长期关注阿里的朋友,或许这几年会有一个新的感受“阿里已经不是阿里的阿里了,更属于全行业”,通过多年的平台构建和开放战略,今天的阿里正在商业基础之上,为行业构建基础设施平台。就像水和电一样,未来的阿里将给更多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机构、企业、个人提供基础服务。
马云此前在股东大会上表示,阿里“新三大引擎”——阿里云、数字媒体和娱乐、创新业务,正在逐个爆发出巨大的活力。阿里正在构筑的是未来商业的基础设施,包括交易市场、支付、物流、云计算和大数据,这几个元素正在赋能商家与企业。而最近阿里巴巴刷屏级的年会,更是通过马云的演讲,透露出进一步赋能产业,共享发展红利的信号。很显然,阿里音乐的未来也是秉承阿里集团的价值观,和阿里大文娱一道,为行业提供基础设施服务。
对于阿里音乐来说,起步较晚这是和行业其他巨头相比最大的吃亏点所在。然而中国互联网在线音乐产业是一场马拉松的跑步,比拼的不是百米冲刺能力,而是科学高效的策略制定,进而可以跑的悠长绵延,永不枯竭。在阿里看来,既然想好了要做行业的基础设施,就要有持续的投入心态和准备,并且拿出做实业的姿态来面对这一数字行业。
写在最后:“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本是特定历史时期,朱元璋的谋士给其制定的进取天下的策略。现在阿里音乐再次提出“广积粮,不筑墙”的新理念,就是要像朱元璋一样长期的做足准备,但不像朱元璋一样把对手们一个个打败,树立自己的城墙。而是通过更开放的心态,主动打破行业壁垒,并且合作产业链条上的各个参与者,把产业做大做强。最终,市场也将会给予基础设施服务提供者,更有价值的回报。
PS:本文作者丁道师,关于本文所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