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服务 > 企业服务 > 反思网络黑产和虚假刷单:行业何以高效健康发展

反思网络黑产和虚假刷单:行业何以高效健康发展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8-11 23:22:16 编辑:派代电商 手机版

比如前不久豆瓣遭遇了密集的刷单集团攻击后,原本“行业最客观的评分平台”标签就此被摘掉,给豆瓣带来无法估量的品牌价值缩水。甚至有业界人士认为,此案将影响到豆瓣后续的融资、IPO事宜。

无独有偶,近期智联招聘也遇到了这样的烦心事。一家CPA渠道合作供应商,背离合同,违背诚信原则,通过“刷单”的方式,伪造虚假效果意图骗取合作款项。

此外,还有去年轰动一时的拼多多刷单案,网络黑产集团发现了拼多多漏洞,进而动用刷单“军团”,一夜直接薅掉拼多多200亿羊毛。好在拼多多公司及时回应,堵住了漏洞,取消了刷单而来的优惠券的权益,最终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治理网络黑产路途漫长 综合治理策略多管齐下

网络黑产虽然猖獗,但我从业十几年,从没看到有哪家企业死于质疑,死于网络黑产。反而这些企业业务都足够扎实,通过精细化的运作,走出来超越预期的发展轨迹。

网络黑产最少是一个规模数千亿的市场,已经渗透到互联网的方方面面,要对其下猛药治理,不是哪一个层面单方面的责任,而是需要整个行业的联手,综合治理,运用多种策略组合才能奏效。

在我看来,主要还是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是:

政策层面:随着《电商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陆续出台,对网络刷单和信誉炒作等黑产有了明确的认定和惩治依据,并且这两年已经有了一批执法案例。

比如2018年11月,经由百度、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参与,历时3年多的“被告人江治萍等76人犯合同诈骗等罪名一案”一审宣判,大快人心。此前,早在2015年5月,百度就针对该犯罪团伙展开了调查,其目的是为了打击网络黑产,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竞争。

企业层面:企业层面的治理和防护,主要是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技术维度,通过技术防护机制的升级,应用人工智能等手段,自动拦截非法攻击和虚假订单、机器注册,保障平台安全运营。

第二个维度是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通过制定严格的员工手册、编辑规范、执行方案等措施,从“人”的层面堵住漏洞,完善内部纠察体系。

用户层面:其实很多网络黑产,离不开用户的参与,我们大量的小白用户,就像在校学生、全职妈妈等,被网络黑产组织者蒙骗,参与进来网络刷单的下游链条,无形中充当了“帮凶”。正如新京报此前的报道,不少大学生参与到“小红书”平台的代写、代发和刷量服务中。

这就需要我们的用户行动起来,和不法分子划清界限,摒弃一夜暴富的思想。同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善用互联网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成为网络清朗空间的共建者和守护者。

当然,网络黑产的治理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奏效,我们一方面要网络黑产做斗争,一方面我们更应该专注自己的业务,修炼内功才是最关键的。像京东、阿里、美团等每年都遭遇大量的网络黑产集团攻击和勒索,但只要自身能保持健康的发展态势,企业依然高速发展。

网络舆情反思录:媒体和公众独立思考的边界在哪里?

知名媒体人曹林,做过一个颇为有名的讲座《远离满脸10万+欲望的自媒体病人》,在他看来媒体人在新媒体思维的转型中,一不小心就在嗜血的“10万+”欲望里迷失,在喧嚣的营销氛围里,丧失理性思考的能力,沦为舆论情绪的推手,从而丢掉了媒体人的新闻本分。

一段时间以来,豆瓣刷分案、企鹅号盗库案、拼多多200亿薅羊毛事件频频刷爆我们的朋友圈,事发后我们的公众甚至媒体,在一片嘈杂的声音中迷失方向,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人云亦云,随风而动。这样不负责的传播和报道,以及造谣诋毁、攻击谩骂、煽动读者情绪等等行为,都使得真正的事件得不到讨论与解决,反而有时候掩护了不法分子撤退。

多起互联网热点舆情后来都遭到了反转,然而事件过去多天后,大家在痛骂受害企业,还有多少人关心那些个黑产、刷单集团呢?

所以我一直呼吁我们的媒体,尤其是新媒体从业者,不要为了追求爆款文章而忽略了对新闻事件的追踪和探究,助长了网络不正之风。长期下去,伤害的还是我们身处其中的互联网生态,如果生态都不健康了,我们依附于生态的从业者,该何去何从?

写在最后:很多人说网络黑产之所以这么猖獗,是因为法律法规的滞后,让这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在我看来,这是过去式,这两年随着网信办、公安部等部门的加速行动以及司法部门的立法提速,同时加上净网、剑网行动的展开,网络空间逐步变得清朗,有序、健康、绿色的互联网生态正在朝我们走来。

PS:本文作者丁道师,关于本文所述观点,欢迎留言探讨,微信:dingdaoshi


文章TAG:健康行业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