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毕竟“一花独放不是春”,Apple Watch的大额销量并不意味着整个智能手表市场就火热,智能手表市场从整体来看也一直在走下坡路。除了Apple Watch以外,包括三星、Garmin、Fossil等其它智能手表厂商的销量全加在一起,也仅仅是1560万台。那么智能手表厂商为何开始走下坡路?Apple Watch又因何得以幸免呢?
死忠粉与品牌效应的双轮加持:Apple Watch“保鲜期”得以延续
近几年,在这能浪潮的大趋势下,智能手表厂商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而在智能手表问世初期,更是有人预测其为下一代智能手机。然而好景不长,很快智能手表便开始了大范围的“退潮”,如同其它智能硬件一般,并没有到达用户的期望值,而用户的新鲜感也注定是有一个保鲜期的,时间一过,便是寒冬,而这主要由于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功能鸡肋,不够刚需。不少用户都有这样的感受,兴致勃勃的买回智能手表,调整好所有的设置、推送,但到最后,它还是沦为了每天一充的“传统手表”。所谓的智能并没有多实用,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玩。而且中国的消费者的家庭环境、生活习惯与智能手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场景元素并不充分,至少在目前它不是刚需。
目前智能手表的功能大致包含计时、信息提醒、健康监测、天气推送及新闻订阅推送等。这些功能呢个的可替代性非常强。而且目前公共免费wifi并没有实现,一旦智能手表与互联网断开,其大部分功能都将无法使用。,而且对于大众来说,对智能硬件接受度不高,然而风口下追逐的玩家又太多,到最后只能沦为泡沫。
二是连接属性弱。万物互联时代,智能硬件厂商勾勒出一幅智慧生活的理想蓝图。然而事实上很多用户家里并没有太多可以连接的智能电器或者其它设备。只有当家庭中拥有足够多的智能设备,万物互联的体验感才会真正发挥出来。即便有足够的智能家电设备,不同的品牌之间能否实现互联就目前而言依旧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此一来,这就注定了智能手表有着显而易见的“保鲜期”,一旦这个保鲜期一过,迎接智能手表的只能是VR元年般的寒冬。那么Apple Watch又是因何得以幸免呢?在笔者看来,这应该得益于苹果自身品牌效应与死忠粉的双轮加持。
《纽约客》怪才格拉德威尔的才华横溢之作《引爆点》,重点谈论的就是怎样让产品发起流行潮,其中提到附着力法则,附着力不是改变信息内在质量的,而是使之进行某种微小的变化,导致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