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遇到瓶颈了,于是新国货似乎成了其另一个出口,但很不幸,连新国货梦都在24日受到重创。
曾经雷军说过,新国货,我们就是一件事一件事在做,而且我相信我们做到这个程度以后,所有的同行都跟着改进,整个行业水平都会提高。雷军这段话有一部分是说对了,对同行是肯定有影响的,且在实施这个策略以来,有点我们是必须承认的,小米对于“中国制造”的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但却不是改进的影响,而是另一个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现实:“新国货”靠剽窃?
其实说到新国货的剽窃可能大家还认为是存在一定质疑的,那么我们就先抛开剽窃,来说说新国货的产品策略的裂痕。可以说这裂痕从最开始就是存在的,因为低价永远都不如高价对商人更有诱惑力。于是就出现小米现在这种尴尬境地:一方面其继续走"低价格、质量好"的新国货产品策略和定位,另一方面其又推出了新的品牌,重拾产品的商业价值和市场规律。当然这类行为,我们也是可以理解,因为符合商业逻辑啊,但对小米来说,却是自相矛盾的。
再抛开新国货策略裂痕之事,老实说,小米的新国货定位策略其实真的没引起多大轰动,更贴切点的说法就是雷声大雨点小,他们正遭遇在一线市场无法成功落地和抢夺的困境。
再说消费者及同行对小米新国货这个举措的看法,虽说小米一直喊的是低价低价,但只要一调查就会发现,在市场上确实是拥有大量不到千元,甚至五六百元的产品,但卖的最好、最火,用户最愿意分享的,还是售价在二三千元的高端品牌。为什么呢,当然是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而小米呢,虽说是低价,但其最大问题却是,忽视产品硬件自身的价值,更多的是迎合一部分消费者对于低价格追求,但在低价的同时,质量是不是被忽略很久了呢。
下面我们再说说剽窃,这样一想来,小米的质量为什么一直没跟上,似乎也“情有可原”了。现在我们要说说小米一直引以为傲的小米手机,雷军就曾自称是中国的苹果,但现在要再让他说出这样的话,恐怕很难了吧。而当初雷军初生不怕牛犊说出后,苹果公司总设计师约翰艾维(John Ivy)却认为,小米是“剽窃和懒惰”的。为什么约翰艾维会这样说呢,自然有着他的一定道理。
这里就要说说专利的那些事了,大家都知道,专利一直是国际厂商市场博弈的重要筹码,所以才会出现苹果与三星在专利市场上“火星撞地球”。而华为也因专利这事跟三星闹过很多回,可见其的重要性。然而当初的小米呢,资料显示,小米成立之初仅有35项专利,这帮助了轻资产运作的小米实现弯道超车,专利短板却也暴露无遗。于是在后期,小米手机想走国际路线,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虽说今年小米已宣布自己要进入美国市场,可在当年,2014年,雷军想进军印度市场都是难的。只因为该年底,爱立信宣布起诉小米,称中国公司使用自己的技术专利,还拒绝支付相关费用。印度新德里高等法院采纳了瑞典人的说法,禁止小米手机在印度销售。这对小米无疑不是一个重大打击,但打击远远不止如此。
接下来就是我们上文中所说的净水器了。2014年12月9日,小米发布旗下首款空气净化器产品,次日晚间,日本品牌巴慕达发布声明,称小米空气净化器从外形,内部构造甚至宣传文案等都与巴慕达在2014年初发布的AirEngine安之风空气净化器高度相似。小米内心应该是崩溃的,但可曾想被剽窃的人的内心岂不是更崩溃。吃亏吃这么多了,小米也慢慢醒悟过来了,觉得是应该弄点真材实料的了,于是下面这种现象。
截止到今年6月,小米公司的专利数量达到7171件。但别看数量似乎很庞大,但其大多数的专利技术却仅仅是停留在无关痛痒的用户界面和使用体验上,至于核心的硬件/芯片及底层通讯协议方面的技术,小米最终还是门外汉。不得不让人有些无语中。
而小米其他的生态链中,我们却发现其相当部分专利是有关于净水器和电饭煲领域,而同样属于小米生态链产品的无人机和平衡车,专利数量几乎少有体现。所以这也就是当初为什么其品牌下的无人机和平衡车均出现事故的原因吗。至于出现了怎样的事故,相信关注小米的人比我都了解的。
说了这么多,有一个词来形容小米现在的局面最好,那就是:裸泳。这可能也是当下互联网公司最易出现的一个现象,毕竟被吹上天的猪,风一停,掉下来难道不是注定的吗?而现在的小米会不会掉下来,还得看其在这几年飞行中有长出一双有力的翅膀没,即使现在仍能借力飞行,但恐怕呆的时间也不会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