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个人主页”,你需要用微软 FrontPage 或 Macromedia (后被 Adobe 收购)的“网页设计三剑客” Flash、DreamWeaver、Fireworks 等工具来制作页面;然后再通过 FTP 软件,将做好的页面上传到服务器。
然而,大多数人并不需要如此丰富的功能,而撰写 HTML 代码的门槛对普通人,尤其是不懂英文的人来说太高了。所以,这个自我表达的需求必须被抽象和简化。
实践证明,绝大多数“个人主页”当中最为重头的内容,也是最精心维护的内容,就是大家自己写的日记。其它包括照片分享,页面装扮,背景音乐等元素的重要性依次递减。
因此,撰写日记的功能被抽象出来,成为“博客”。
博客运营商为你准备好了合适的网络环境和熟悉的编辑器,你只需要像在自己电脑上打开 Word 写东西一样开始写,后面的事情都不用操心。
个人主页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论坛”或者“留言板”,这可以让你的亲朋好友和陌生网友在页面上产生互动,而无需写电子邮件。为了兼容这个用途,大多数博客服务都可以开启评论区。
但是,即使是写长篇文章,对一些年轻网民来说,门槛依然是太高了。你怎么让写800字作文都犯愁的小朋友去喜欢上写日记这种事?不是老师要求,谁能坚持下来?
所以,对孩子们更适合的自我表达方式,是风格各异的自我装扮,和只需要一两句话,就可以描述的心情状态。
2005年,QQ空间诞生,满足了此后中国几乎每一代青少年的情感表达需求。
典型的QQ空间用户应该大概从初中开始用起,他们在QQ客户端自己头像下面点击一下,输入一句话,就可以更新一条“说说”。
放在头像下面的介绍,太像是“座右铭”了。老师说座右铭要庄重,选起来要认真,所以那时候的“说说”回头翻看都觉得相当“矫情”。如果没什么文采,也有网站提供一堆写好的让你选择。
互动最频繁的是自己的同班同学。每天都要去留言板上留言,这被称为“踩”。你来我往的,有时候只是简单发一个表情,称为“互踩”。
图 / 腾讯
“踩”的意思其实是“踏进家门”。
早期的QQ空间,整个浏览器页面是一个房间内部装饰的样子,你的虚拟形象——QQ秀可以进入这个“房间”,并免费或花钱购买添加各种“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