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IT领袖峰会成为“互联网+”的另一场辩论会,李彦宏丶马化腾及杨元庆各自都有其见解,每个人的观点都有道理。言辞之间,互联网企业都对“互联网+”充满了期待,他们认为“互联网+”行动计划能够推动中国经济结构重塑。几乎业内人士全是这样的看法,甚至也有“互联网+”能够让中国经济“弯道超车”欧美等国的说法,就差说“互联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了。
不管名人怎么说,也不管媒体怎么吹,似乎人们对这个国家级战略决策有些过于乐观。人们提到的都是”互联网+”各大行业的成功案例,而那些探索多年都未能实现互联网化的传统行业实在太多。问题也就来了,过去那么多年的探索都未实现“互联网+”,以后就能实现吗?
如何推动“互联网+”?
从提出“互联网+”战略到具体实施,会有一个很长的过程。要想真正实现”互联网+”全行业,必须要深入到行业中去才行,不能只作表面文章。这不是某个相关部门的,也不是某些专家学者的,需要每一个行业都做这个研究,研究如何快速让全行业实现与”互联网+”的融合。同样,这也不是一个仅仅靠几个懂技术的人就能做的事,最终推动”互联网+”向前发展的应该是广大传统企业的逆袭。
我们想尽各种方法去付诸实践并实现”互联网+”的宏伟蓝图,这是一场攻坚战,大部分传统企业还停留在工业发展2.0时代甚至更早,哪些已经实现3.0的传统企业同样改造起来也是相当困难。摆在眼前的第一点就是如何让传统企业接受这个观点,因此”互联网+”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企业改造传统企业,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各商学院研究商业模式大概非常熟练,但是真正应用传统行业怕是要差很多,帮助一个创业者设计商业模式问题不大,但是要改造一个企业要困难的多。一个简单而实际的问题,如何解决生产制造企业不污染并且能生存的问题?如果真的要实现“互联网+”,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丶物力及财力,更重要的是能力与精力,这些都将落到80丶90后的身上。60年代有知青下乡,2000年后有西部支教,当前有大学生驻村,再往后当有”互联网+”进企,每个企业都应该配备专业人才,负责培养和指点企业的转型及升级改造。
推进“互联网+”的几个难点
这就意味着,”互联网+”虽然是万能的,但并不是药到病除的良药。对于那些有着顽疾的企业很明显是不适用的,或者要持续给药才能使其健康恢复。或者,”互联网+”的推动与实施也应该有一个五年或者十年计划,有计划分批量的对各级城市的各级企业进行改造,一步步的实现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自内而外的实施““互联网+””,而不要最终变成“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