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移动购物也有一些弱点,比如说手机屏幕太小,信息量每次呈现的有限,图象小而不能很清晰地展示商品。还有输入比较困难,不如像键盘那么方便,检索能力比较弱。基于这些限制,我们设计的移动商务模式一定要适合移动设备的这些特征。
移动商务和PC的电子商务在顾客的使用时段上和区域覆盖上也有较大的不同。比如说PC的电子商务购物的高峰是在工作日,每天的高峰基本是在上午十点到下 午三点,而移动商务的高峰在周末,在晚上九点以后。晚上大家已经不再打开电脑,用手机丶iPad进行购物和娱乐。周末本来是电子商务比较平淡的时间段,但 移动商务是高峰。
基于移动商务的这些特点,哪些模式适合移动商务呢?首先,因为它的输入和搜索比较难,所以适合短流程丶很容易决策的模式,比如说团购。团购购买的大多是单品,不需要过多的搜索和比价,看到之后立即就可以购买,而且团购很多单品通常包邮,也不用输入太多的信息等等。
第二,移动是和PC互补的,除了在上文中提到在时间上的互补,还有功能上的互补。如本地化,你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到了后,你临时可以用手机在社交网站上 询问和搜索一下哪个电影值得看,可以用手机从网上买票得到一些折扣,立即收到一个二维码形式的虚拟票,马上就可以进去。手机的游戏功能或者很多有趣的模式 让你觉得有趣,这个过程不会让你觉得购物是很枯燥的,让你有愉悦感。
第三,O2O,把移动商务和本地化的服务结合起来。现在我们尝试跟 一些商圈合作,在线上搞活动,让顾客到线下去体验这个服务和获取商品。比如说一些大的商品,例如家具丶婴儿的童车丶童床,等。把流量驱动到店里去。当顾客 走近一个店时,商家可以通过手机即时推送该店的促销活动或抵扣券等,把顾客吸引到店里去。
我们在移动商务上做了些粗浅的探索。首先是随 身丶随地丶随时,我们两年前推出虚拟超市的模式,在地铁站展示虚拟货架广告墙,跟真实物体同样大小的商品以图片形式展现在货架上面,很有立体感。用手机客 户端扫描商品图片下面的二维码后马上可以购买。后来下一个迭代的创新扩展为三维的虚拟超市,利用GPS的定位功能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建这个虚拟超市,比 如说在陆家嘴丶长城丶九寨沟等,五分钟就可以建这样一个店。由手机地图引导顾客去虚拟店,进去后看到虚拟货架,虚拟的商品,可以直接点击购买。
基于PC购物和移动购物时间上面的互补,我们在周末做购物狂欢节,用适合移动设备的商务模式进行推广,比如说团购,闪购等,以特殊的优惠来吸引更多的客流。
利用传感功能,我们尝试了一些有效的市场营销活动,比如说我们用智能手机和自动售货机用感应的功能连接起来,每次顾客摇一摇手机,一个可乐就从自动售货 机里掉下来送给顾客。我们在上海一个广场做“摇一摇”活动的时候,最多的一天有数千人摇,又有趣味,又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进行口碑传播。
在搜索个性化方面,我们推出了购物足迹模块,用户若以前在PC或手机上面购过物,我们能够了解到用户搜索丶收藏和购买行为,用户在使用我们的App时,我 们可以马上提供一个购物足迹并帮顾客建一个购物清单,下一次购买的时候很容易把以前的购物清单调出来,在上面进行加加减减,完成购物。这个功能让我们的手 机丶网站能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因为搜索比较难,我们需要减少顾客的时间成本,让顾客不要花太多时间在手机上进行反复的搜索丶比较和比价。我们推出了一个“每日惠”功能,顾客上来可以看到我们所有的促销信息,相当于我们帮助顾客做了比价和搜索。有效地减少了顾客的搜索时间和成本。
业界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说GILT是美国做闪购的网站,每次一个活动开始前用手机推送活动信息,提醒顾客这个活动马上开始,而且很个性化,知 道哪些活动是哪些顾客感兴趣的,顾客可以甄选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以后这些活动要开始的时候都通知你,而且这些都是单品购物,很简单丶很便捷。
总之,我认为移动商务不是电子商务的进化,不是简单的把电子商务从PC搬到移动设备上面来,而是电子商务的革命。移动设备的特点会引入更多的创新,会产 生新的商务模式,甚至会蚕食甚至颠覆电子商务, 更不用说其对传统的线下零售的冲击。这不是危言耸听跟大家说狼来了,狼已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