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与“多胞胎”频现让健身APP处境尴尬,无论是哪一类健身APP,似乎都正朝着内容雷同,生态布局无差异的同质化方向发展。
二、功能单一,创新能力不足
对于在线教育类的健身APP,用户需要自学并具备十足的坚持力,对运功管理类APP来说,用户只需要在运动时开启软件即可,对于O2O健身APP来说,用户有需求时才会开启。
其实,目前来说健身APP的用户粘性普遍不高,也就是说,健身APP的存在只是满足了用户的不时之需。在真实需求的基础上,这种情况正说明了当下健身APP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功能单一且内容创新不足,这在前期的高速发展阶段难以暴露,因为蜂拥而至的用户是带着十足的新奇感来体验健身APP的。但发展越往后,也就是到达中后期,前期用户的疲软感便凸显出来,用户不再会打开甚至卸载,或者只是打开后用几分钟就匆匆结束。
以Feel在线教育健身APP为例,据相关数据显示,其用户数已经突破了3500万,但是在Feel上完成每日打卡的人数不足10%,再看Feel的在线付费教育健身课程,大部分项目的报名人数仅数百人以内。可想而知,在活跃用户数本就不多的情况下,愿意付费参与在线健身教育的人少得可怜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这种现象的存在刚好吻合了健身APP功能单一的缺点,要想培养用户对健身的刚需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在多种限制条件的“虎视眈眈”下。
稳坐健身APP榜单一线位置的健身APP如Keep、Feel、火辣健身、咕咚等,也难逃因功能单一致使内容创新能力不足的困境,以在线教育类健身APP Keep为例,其健身课程很完善,但是撇去那健身的15或20分钟时间,用户还能干什么?社交吗?不够格,没亮点。绞尽脑汁也想不到该做什么的用户自然会退出这款软件,万一明天没时间健身,健身软件则又会被冷落。
再以运动管理类APP咕咚为例,其用户数已达8000万左右,可见跑步这一单项健身运动的吸引力相当大,但是如何提高活跃用户数一直是一项难题。咕咚运动CEO申波曾提到:“中国现在只有约20%的人有比较持久的运动习惯。”
即使持久,这一持久的时间也值得商榷,是3个月还是12个月,这对健身APP的生存策略来说至关重要。
而O2O类健身APP的持久能力也令人堪忧,虽然约场馆、约教练、约球友等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刚需,但约这一过程也只是持续很短的一段时间,而目前的趣运动、乐奇足球等存在场馆数量不足、城市区域限制等问题,发展瓶颈也相当明了。
不论怎样,上述的一切,都源于健身APP功能单一的短板。而当下的健身APP们暂时并未开发出亮眼的新内容或新功能,这一情况很可能已经形成一个“危局”,能不能破还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