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卖用户信息背后的隐秘产业链:做电商就是做数据!
随着电商的发展,客户精准定位越发重要。大多数做电商的人,尤其是做到一定规模的人,都会购买数据。
这些电商从业人员会选择一些付费的“情报工具”,通过搜索引擎丶数据库等技术,对淘宝店进行数据分析,比如你店铺的竞争对手做了哪些直通车广告,用了哪些关键词,效果如何,以及行业分析丶店铺分析丶宝贝分析丶买家搜索等,软件都可以提供。通过使用这类软件,电商从业人员可以获取竞争对手的数据,以作为调整营销策略和产品定位的参考依据。
举个例子,比如卖女性内衣的,如果手上有一个数据库,得知喜欢在网上买内衣的女性消费者,她们购物的频次如何,价格区间如何,消费规律如何,喜欢什么品牌等 等,如果知道了这些信息,我就可以提炼出更多的信息,以调整店铺战略。如果再知道了她们的手机号码丶电子邮箱丶家庭住址等,甚至还可以向她们定向群发短 信丶邮件丶直邮DM等,她们都是精细化营销的潜在消费者!
李明离职前从支付宝下载的数据多达20G以上,只要通过一些软件录入数据库再予以专业分析的话,基本上可以将所有支付宝丶淘宝用户的消费习惯尽收眼底。“这些用户信息,都是可以带来钱的,可以变现的。”
你所不知道的更多内幕:
知名IT人士@Fenng 在知乎上对此次事件爆料:
事情的起因是在去年。年底冲无线 KPI ,外面搞了一家公司,做中间商,冲交易流量… 而后某个环节出问题,被捅出来了。然后查出来一堆人。不知道高一级的管理者要承担责任不。
然后怎么搞出来数据的事情就不得而知了。应该是囚徒困境,互相揭发吧。
数据的事情则是 2010 年就发生了,很巧的是,那段时间我的确听到有朋友跟我说外面有这个数据,但我分析了一下,觉得可能是在 EDM 环节出问题,人都走了,也就不关心这事了。那段时间还是团购网站的数据最热。
因为权限控制问题,销售部门那个时间几乎可以任意调取数据,内审还没上来。据说这个权限控制问题,在 2011 年逐步改进了,当然,到现在应该彻底杜绝掉了,毕竟各个环节的审计都上来了。
当事人其实在阿里年头不短,也算有钱的了。但人心都是贪的啊。哪有止境。
出问题的人不是工程师。
工程师团队还都是挺靠谱的,其实那时尽管有各种针对运维部门的审计工具,但要绕过去还是易如反掌的,只是没人动这个心思。
因为工作关系,我曾经一度能接触到所有数据,真的,所有数据。制度都是针对人的。如果人犯了糊涂,做点手脚,这个真的很难防范。
大公司里面,一定级别的人外面开个公司,然后把市场费用什么的洗走,应该很常见了吧。这种事情永远都不会杜绝。
知名互联网分析师葛甲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对此表示:
这名前支付宝员工在3年前就开始窃取支付数据,这是孤立行为还是普遍行为,支付宝那些通过了多重安全鉴定的内部管控机制到底能否起作用?
本次数据泄露事件是否如支付宝轻描淡写的那样,仅是违规操作行为,不涉及敏感信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要动用公安机关抓人。
支付宝在数据泄露事件中要承担什么责任?这么大一个公司,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李某的职务身份是支付宝员工,履行的是公司职责,这个责任不能简单推给个人或是全社会就完事儿了。
被交易的用户数据既然有交易价值,为何支付宝还要死硬抵赖说不涉及用户的敏感信息?什么算敏感信息?那些电商网站买去那些没有人名,没有ip地址丶信用卡丶身份证的信息回去是要做什么?真的没有敏感信息吗?
既然支付宝已说这些用来交易的用户信息并没有被传到网上,必然是已经弄清了数据流动的一切来龙去脉,为何不公布这些事实真相,并积极检讨自身,而是要努力推卸责任,并东拉西扯把别的企业牵扯进来?
转自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