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双十一一样,双十这个档口成为了越来越多商家和品牌的大促节日。双十节和十一黄金周连在一起,构成了一波销售旺季。
纵览今年整个电商市场,双十节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目前来看,电商创业企业对于双十节尤为重视,今年萌店造节“1010萌店吃汉节”已经投入亿元红包,抢在双十一之前进行促销。相对而言,阿里、京东、苏宁等成熟的电商玩家因为磨刀霍霍在准备双十一,对于双十节的投入力度相对较小。
一个是双十节,一个是传统电商的双十一,两者看似都是电商平台的节日促销,但是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一个是社交电商的打法,一个是工业化电商的大促。双十节的出现,其实某种程度上表明了电商领域的一些新变化。
透视传统电商大促,本质上看是价格战的绞杀
双十一作为电商巨头阿里造就的一场消费节日,一直以来都是电商行业的现象级事件。每年双十一大促之时,几乎是全民购物狂欢。而且双十一在今天演化成了国内电商行业必须参与的的一场节日。
几乎每一个传统电商平台逢双十一大促就拼命打价格战,以此和竞争对手进行血拼。可以说,双十一本质虽然是一场消费节日,但从其起源和发展的核心思路还是电子商务的市场教育以及价格战的绞杀。
去年双十一,苏宁的“平京战役”是这种价格战绞杀的典型体现。当时苏宁宣称,只要消费者在苏宁买到比京东贵的商品,就对卖家进行“一次通报、二次处罚、三次下柜”的处理,确保价格优势。苏宁此举其实正是通过低价的打法阻击京东。这种绞杀的确简单有效,而且立竿见影。
这种打法是传统电商发展到极致的规模型战役。不能说这种做法不对,但今天的电商市场在经过这种阵地战的洗礼后,正在呈现出其他的新趋势。对90后、00后等一系列已经对电商逐渐脱敏的年轻一代用户而言,价格战绞杀背后呈现的红利正在被逐渐摊薄。
新一代年轻用户的电商消费习惯越来越在逐渐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他们喜欢在微博上看微博买手、在朋友圈购买并转发萌店的商品,他们还喜欢在淘宝上淘自己喜欢的小商品。社交化的、内容化的电商购物几乎成为了年轻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所以说,采用短时间内进行价格战的做法是不适合做社交电商的,社交和裂变式的口碑传播往往才是最好的做法。
社交电商、内容电商正在重塑用户消费习惯
过去的传统电商平台,销售的商品大多是标准化的。商品更多是干巴巴冷冰冰的,更多程度上需要平台方的推荐。这种商品大多是以标准化的形态存在,每个品牌和产品之间差距不大,虽然有服务和评分作为区分,但依旧很容易造成马太效应。而且马太效应一但放大,会造成后来的优秀商品、卖家很难再跻身前列的不合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