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客户的购买行为就是有目的需要的逛淘宝和无目的需要的
广告投放一般是按照定向投放的来看待,目的性搜索其实和定向投放性质差不多,最终客户都会选定自己有兴趣的产品,然后依次点开多个,进行对比,然后决定购买。
客户在进行产品选择的时候基本都是先看产品主图,然后依次去对比产品价格,然后去研究产品评价及用户反馈等等内容。
之前回复中有一个姑娘说的好,叫7分看款3分看运营,这话点出了一个消费者的购物心理
7分看款其实就是客户会对什么样的产品感兴趣,我们优先会选择我们中意的产品,这个时候消费者获知的信息只有产品款式和价格,只要合适,消费者就会去动摇购买,或者被种草(基本可以理解成被某款产品吸引住,魂都勾走了,一直惦记着,只是可能因为价格等其他因素暂时无法入手),即便这次不购买,那下一次客户购买的可能性会更大。
所以一个好的款式其实第一眼消费者喜欢就已经基本给他的转化率打上了一个基准值。转化率的高低其实在选品的时候已经区分出来了。而详情页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扮演的角色,无非是更多角度的去给客户展示产品的样子,而不是去跟客户传达这东西有多牛逼。因为对于消费者而言,一件衣服就是一件衣服,大部分人关心的是款式价格和尺码合身不合身,你在怎么去吹去说也脱离不了这是一件衣服这个概念,所以何必再这上面折腾?
另一种乱逛的人群在逛的时候看到某些感兴趣的产品依旧不会成交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于他对这个产品有没有需求,即便价格再低,他没有需要,他一样不会购买。如果一个产品需求很必要,那他购买的可能性就很大,比如一个卫生巾对男性就没有任何的购买吸引哪怕价格再低销量再好,评价再好,当然如果你在军训的时候去兜售,估计还是可以赚一笔的(用过的人都说好)但是如果对于女性,即便你不降价,你依旧可以卖的不错。
舆论造势很重要
有句话叫三人成虎,这个针对评价系统我相信这么一说很多人都会理解。
从消费行为的角度来说,客户在购买的时候更加希望有更多参考性的分享,很多人会因为一个差评而不购买该款产品,也会因为某个红人一句推荐就直接买某个产品(不看介绍啥的)
外事问谷歌,内事问百度,房事问天涯。这话其实在现在来说是很有说服力的一句话,当我们遇到某个不懂的东西的时候,很习惯的会去搜索的两个网站就是百度,第二个更专业一点的就是知乎,这几个网站通过SEO优化的方法说白了可以制造一定的舆论风向,比如搜索出来一堆人都说一个东西不错,那消费者自然觉得不错。
从某种角度来说,消费者的心理还是很容易受影响的,因为受这种舆论影响会变成一种盲从。有人在做耳机技术分析的时候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耳机的技术其实按照早期的工艺来执行,真正的制作成本并没有多少,但是因为这种非专业性的人在涉足这个区域的时候更多的是通过其他渠道包括推荐还有搜索获得信息,所以会有那种人云亦云的状况出现,说简单点,这个耳机就值200块钱,但是很多人都说这个感觉要值2000块钱,那因为大环境的影响这个产品自然就值2000块钱,作为商家能卖2000为什么还要去卖200?
商家也在成长 消费者也在成长
今年明显感觉电商的发展势头下来了,当然这个仅限在大淘宝内吧,电商的整体势头其实还是良好的,很多人过多的过分的依托淘宝,所以养成了一种唯淘宝仅限于淘宝的一种数据或者分析的概念。
对于我对淘宝这个平台的认识,即他只是一个平台,以后只是大商家的一个销售渠道,淘宝绑架不了大商家,中小商家如果玩不好自己的营销手段,只是依托淘宝去作为一个流量获取平台而不去转化成自己的流量的话,那结果就是被玩的欲仙欲死。
消费者在成长的这个状况从数据反馈来看的话即表现为消费者对于消费热点的关注度越来越低,最简单的就是聚划算,一个神话的开始到一个普通官方流量频道并且还要依靠商家去填补这个平台的流量来大成销售业绩。
聚划算带来的本身是一种冲动消费的概念,以官方的公信度这种形式来做低价销售的展示销售,事实上消费者在玩会淘宝还有商家玩坏淘宝的状态下,谁都知道聚划算其实价格也并没有多大的优势,所以就算你喊天喊地喊便宜,也就那么回事,消费者被忽悠了5年了,当真还傻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