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市经济 > 区市经济 > 遭微信微博等碾压,天气APP们真成鸡肋?

遭微信微博等碾压,天气APP们真成鸡肋?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8-12 14:10:35 编辑:派代电商 手机版

此外,还有许多实力不容小觑的天气应用软件玩家同样拥有不小的月活跃量,也都正在往衍生功能开发方向延伸服务范围,但是不得不提的是,这些天气App的功能定位正在加速弱化,难以做到将用户体验和盈利目标二者平衡在一个理想的位置。

遭到微信、微博、新闻平台等天气消息碾压,天气App处境尴尬

前面提到,这些天气预报App抓住了庞大的用户群体的心理需求,在天气类手机应用软件发展的红利下快速入局,为自身赢取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并且功能日渐完善和延伸,收割了不小的流量。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天气预报App在功能日渐完善的过程中,在与天气情况看似关联不大的领域投入了更多关注点,在弱化自身基础功能存在感的同时,也摆脱不了共同面临的其他问题。

众所周知,即使这些天气预报App都拥有不小的用户体量,功能日益丰富,为人们出行决策起到了指导作用,但是它们拥有着共同的弱点,即在预报极端天气信息方面的存在感却越发孱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社交和新闻资讯类媒体的天气信息“轰炸”。

有目共睹的是,人们对于类似于台风这种极端天气的信息获取主要不是依靠天气预报App,而是更新速度较快,并且能够短时间内进行大范围传播的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新闻资讯类媒体平台,而主要用于预报天气的天气信息查询软件却没有扮演好自身天气预报基本功能的角色,在极端天气消息的传播上势头明显弱于微博、微信公众号的官方推送以及新闻报道。

此外,天气信息更新不及时是几乎所有天气查询软件的痛点。所谓的更新不及时,是建立在个体对想要了解的天气情况的时间间隔基础之上的,不同的人对当天天气信息的更新间隔时间要求不一致。例如某用户现在想要出门却纠结于带不带伞,而查看天气软件却被告知天气信息更新在30分钟以前,这样容易给用户造成信息更新较慢的差体验。不过有目共睹的是,基本上所有天气软件都在致力于缩小天气情况更新的时间间隔,只是碍于对天气数据信息获取的不全面,还无法真正做到实时更新天气数据。

同时,天气预报App虽然用户市场庞大,但普遍存在盈利模式较为单一的痛点,在对待天气查询软件的态度上,绝大多数用户只想了解天气情况,发展付费用户较为困难。因此,天气查询软件的盈利模式主要依靠广告收入以及其他增值服务收费等。然而,用户要求的干净页面与天气软件频繁的广告推送形成了对立点,这就容易造成用户好感度下降的情况。

由此看来,天气预报App在丰富自身服务内容的同时又难以兼顾到用户的真实需求,在扮演天气预报这一角色的道路上正在“越走越偏”,成为提供边缘、鸡肋信息较多“搬运工”。不可否认,不管是现在无孔不入的网络社交,还是功能日趋精细化的各类手机应用软件,天气预报App都做到了与时俱进,但同时,在受到外来局势入侵的时候,天气预报App不应忘记自身基础功能开发这一生存的根本,毕竟这才是App原本的运营方向。

天气预报App急需增强基础功能定位,渠道下沉成新的博弈点

天气预报手机应用软件发展至今,头部效应愈发明显,在功能的开发上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全面为用户提供服务。但是,除了受到其他入局玩家的挤压外,随着台风App的开发被提上日程,提供更加及时权威天气信息的平台可能即将诞生,那么天气预报App在天气预报方面的市场空间将会进一步缩小。因此天气预报App还应在自身基础功能的开发上多下工夫,只有把基础打牢才能走得更远。

现在各大天气预报App正在进行渠道下沉,携手其他企业开展线下活动,例如墨迹天气携手共享单车为夏日送清凉等,将服务带到用户身边,不仅能强化自身的功能定位,还可以提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好感度。

此外,随着智能系统的进一步开发,在未来,人工智能技术还能应用于天气救灾方向,如果天气预报App能在开发人工智能救灾系统上有所建树,那么取得的进展将会是突破性的,在渠道下沉的道路上也会走得更加顺畅。

综合来看,“天气预报不准”并不能仅仅归咎于天气预报App的错,天气本身就具有变化多端的特性,身为天气预报的App只能适应这种变化多端,并在基于基础功能的开发上再适当进行其他渠道的延伸,方能以不变应万变。最主要的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刘旷,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文章TAG:微博微信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区市经济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