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市经济 > 区市经济 > 贴“中国Space X”标签的民营火箭陆续上天,突破还是噱头?

贴“中国Space X”标签的民营火箭陆续上天,突破还是噱头?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8-12 09:16:38 编辑:派代电商 手机版

值得一提的是,Space X也并非一出世就取得了巨大成功。如今叱咤航天业的巨头,在当初也曾陷入资本瓶颈,马斯克也曾在保存特斯拉还是保存Space X的选择中两难。当时,美国的经济环境急剧恶化,马斯克的财政状况变得更加艰难,已经难以维持企业的工资发放,特斯拉更是需要完成新一轮融资才能够在2008年存活下来。

令人惊喜的是,2008年12月23日,SpaceX收到了NASA 16亿美元的款项,作为为国际空间站提供12次运输的费用。就目前Space X的地位来看,这一次资本加码的意义,不言而喻。

在国内,商业航天的政策逐渐放开,资本也看到了商业航天巨大的潜力,不断加码押注,为中国民营火箭企业的发展助力,再造一个中国Space X也未尝不可。

翎客航天较早前就已经获得了冯仑等投资的几千万融资,“零壹空间”也于近期获得了春晓资本领投,联想之星、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联合投资的逾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蓝箭航天已经累计获得各类投资超过5亿元。

可以看到,国家的战略布局,资本的强力注入让中国民营企业计划走上了快车道,当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进入,这个行业必将引来周期更长、基金盘子也更大的国有资本,最后帮助整个行业赢得更多的政策红利。

前去古人的飞天梦,全无经验可借鉴,技术成了最可靠的“定心丸”

目前,国内的航天市场还相对封闭,大家都比较缺乏商业火箭的研发、推广经验。前无古人,后有来者,面对这种情况,核心技术就成了最可靠的“定心丸”。

1、核心技术,到底什么是我有你没有的

曾有民营企业家表示,对于火箭市场,希望政府后续会有更大力度的政策出台,比如“国家队”的一些成熟技术能否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转让等。

获得“国家队”的成熟技术固然是商业火箭快速发展的捷径之一。但为了获得某项技术,企业付出的成本必不会少,且这项技术本质上还是属于第三方产品,民营企业不具有专利授权,其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必然不足。

增强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关键还要靠企业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就好比Space X在08年的起死回生,其“灵丹妙药”的核心不是Nasa的支持,Nasa是因为Space X行方才支持;不是马斯克天才的营销能力,营销是基于技术上的成功;Space X的霸主地位,也是建立在一台性能逆天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之上。说到底,一个企业的法宝应该是技术创新。

而在火箭研发行业中,处于“鄙视链”顶端的技术就是低温液体发动机,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寥寥几家商业企业掌握了这项技术,SpaceX的Raptor(猛禽)、蓝色起源的BE-4均采用液氧甲烷发动机。


文章TAG:突破标签中国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区市经济排行榜推荐